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7日(农历三月三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日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碑材的词语解释
碑材的意思
拼音:bēi cái    注音:ㄅㄟ ㄘㄞˊ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人才或者能力出众的人,可以用来褒奖或者赞美他人的才华和能力。
例句
1. 他是我们公司的碑材,为公司做出了很大的贡献。2. 这位音乐家的才华真是碑材,他的音乐作品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基本含义
指用于制作碑文的材料,也用来形容人才或者能力出众的人。
基本解释

可以制碑的石料。 宋 唐积 《歙州砚谱》:“ 浙 石属 衢州 开化县 ,俗谓之玳瑁石,可为碑材、帛堪、柱础之类。”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人才和能力相关的成语,如“人才辈出”、“出类拔萃”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我是班级的碑材,我很开心。2. 初中生:他在足球比赛中的表现真是碑材,我们都很佩服他。3. 高中生:这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让他成为了国家的碑材。4. 大学生:他的创业经历和成功案例让他成为了商界的碑材。
故事起源
碑材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中,当时齐国的昭公听说晋国有一位名叫范石父的人才,非常想要请他到齐国任职。于是昭公派人去晋国邀请范石父,但范石父拒绝了邀请,并说:“我就像是一块好的碑材,只有放在恰当的地方才能发挥出我的价值。”这个故事形象地比喻人才需要在适合的环境中才能发挥出他们的才华和能力。
记忆技巧
可以将“碑材”与“才材”进行联想,两者都有“材”的字,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主谓结构,主语为“碑材”,谓语为“是”。
详细解释
碑材原指用于制作碑文的石材,后来引申为指人才或者能力出众的人。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人才出众,有着很高的价值。
(0)
诗文中出现“碑材”的诗词

桂林风谣二首·其一

夜坐多蚊母,秋成半芋魁。

寄桑传酿法,文石中碑材

戍饷资桥税,山田仰粪灰。

广南商贩到,盐厂雪盈堆。

(0)

杨修撰挽诗·其三

玉树擎双干,灵椿老一株。

林泉閒富贵,屋漏静功夫。

靖节自为传,耆英还有图。

碑材徒镇石,此墓不须谀。

(0)

卜居潮山

胜致久不示,幽居今已该。

盖待出尘子,将作还玄斋。

升高独南望,大巧安用裁。

天目形势落,秋空屏障开。

吴境岸边断,越峰天际回。

双臂龙虎揖,两潮风雨来。

直视江渚印,蛟蜃遗灵胎。

旁闻海门出,波浪生春雷。

平生乐山水,邂逅奚所猜。

秋老竹林冷,攀竹趋岩隈。

得石喜奇怪,且席青钱苔。

泉甘地脉正,吸泉如传杯。

人静道始集,境幽心易灰。

老圃听吾语,勿以慵相推。

勤将日力进,速副韶光催。

长生且有道,当悟接与栽。

务使翠华远,长大如婴孩。

琼蕊覆青径,木香兼荼梅。

疏凿取清浅,结甃移碑材

飞桥渡流水,俯仰无纤埃。

虽谓夕阳好,见月还徘徊。

卜筑非偶尔,供吟何快哉。

栖养此固足,会晤谁可偕。

(0)

题醉歌图

翰林主人天上来,布帆不为鲈鱼开。

江湖渺渺天一色,朝光暮霭相徘徊。

昔贤心赏馀胜处,但有水竹无亭台。

碑材久已没荆棘,屐齿不复留莓苔。

后来视今犹视昔,今我不乐何为哉。

大官马湩远莫致,邻翁绿蚁浮新醅。

欣然一饮便终夕,鼻端气息如云雷。

是间别有一天地,不知何处为蓬莱?

回观方内海一粟,醯鸡尘瓮何喧豗。

黄冠秘监太狂态,骑鲸供奉非仙才。

挥毫《政要》真学士,锋车流水行相催。

瑶池曲宴多雨露,归欤酌彼黄金罍。

(0)

桂林风谣二首

夜坐多蚊母,秋成半芋魁。
寄桑传酿法,文石中碑材
戍饷资桥税,山田仰粪灰。
广南商贩到,盐厂雪盈堆。
¤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