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韬笔的词语解释
韬笔的意思
拼音:tāo bǐ    注音:ㄊㄠ ㄅㄧˇ
基本解释

藏笔。指不写文章。《晋书·王接传》:“而识智之士钳口韜笔,祸败日深,如火之燎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风骨》:“昔 潘勗 锡 魏 ,思摹经典;羣才韜笔,乃其骨髓峻也。”

英文翻译

1.let the pen idle; write no more

基本含义
指隐藏才华、不轻易显露自己的才能。
详细解释
韬笔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韬意为隐藏、避讳,笔意为才华、才能。韬笔的基本含义是指人们在某些情况下,不轻易展示自己的才能或智慧,而是选择保持低调和谦逊的态度。这种做法表明一个人有着深思熟虑的智慧,懂得在适当的时机才展现自己的才能。
使用场景
韬笔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有才华的人在某种情况下选择保持低调的态度,不轻易暴露自己的才能。它可以用来形容在工作场合中,某些人不张扬自己的才能,而是默默地做好自己的工作;也可以用来形容在比赛或竞争中,某些选手不先展示自己的真正实力,而是保持低调,等待合适的时机。
故事起源
《史记·项羽本纪》中有一段故事,描述了项羽在攻打刘邦时,曾经拘禁了刘邦的母亲。刘邦的母亲在狱中,被问及将来如果刘邦当了皇帝,她会怎么办。她回答说:“韬光养晦,不轻易显露才能。”这句话成为了后来“韬笔”的来源。
词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殊的结构。
例句
1. 他虽然很有才华,但一直韬笔藏锋,不愿意在公众面前炫耀。2.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他总是能够韬笔养晦,保持冷静和清醒的头脑。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韬笔”与“隐藏才华”、“保持低调”等概念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手握一支韬笔,将自己的才华藏在心中,不轻易显露出来。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韬笔”相关的成语,如“韬光养晦”、“藏拙”等,以及与才华、低调等相关的词语和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韬笔的小明,他总是默默努力,不轻易显露自己的才华。2. 初中生:老师说我们要像韬笔一样,不要总是把自己的才华展示给别人看。3. 高中生:在竞赛中,我们要像韬笔一样,保持低调,等待最好的时机展现自己的实力。4. 大学生:在工作中,我们要像韬笔一样,不把自己的才能全部展示出来,而是默默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0)
诗文中出现“韬笔”的诗词

题紫微老人大字歌

紫微老人射生手,挽强竟取黄金斗。

骠骑营中拜骁勇,凤凰池上称耆旧。

时平腕力无所施,筋骨犹能学颜柳。

纵横戎略结构体,杀活兵机屈伸肘。

山庄刘氏得最多,当日䄡䄖驻应久。

高楼大扁曰明远,况又爱山并尚友。

我来后公五十年,主人酌我楼中酒。

平田野水凫雁集,重冈复岭蛟龙走。

登高欲赋乏佳兴,忽睹台躔照窗牖。

家藏有此希世珍,取酒当为主人寿。

想当洗砚韬笔时,羽箑生风剑龙吼。

焉知今人正传玩,名与麒麟同不朽。

峤南鼪鼯十五秋,老将如今安得有。

鄂公九原如可作,养寿清商为公奏。

(0)

儒家秋

离离秋色上梧枝,向晓烟云冷砚池。

绛帐谈经千载道,青山对酒几联诗。

西风红叶林边树,夜雨青灯鬓上丝。

竹瘦荷枯篱菊净,暂韬笔砚彻皋比。

(0)

绣谷先生有所藏宋椠丁卯集亡去二十年令嗣瓯亭游京师重购得之以归同人赋诗为记其事

楼居插架逾万签,五车四库皆能兼。

丹黄一一手勘定,部分鳞次何精严。

就中名集数《丁卯》,椠本最古心所忺。

何年一鸱竟羽化,巧偷豪夺生憎嫌。

六丁冥搜苦无计,廿载抱憾归幽潜。

读书继绪有令子,手泽每念襟常沾。

驱车偶然适燕市,软红扑面尘纤纤。

朝闻邸舍打门急,有客持售初开函。

卫公故物忽惊睹,悲喜交集敬拜瞻。

卷端题识认遗墨,左方印记留朱钤。

呵护定蒙鬼神力,点涴未受虫鱼瀸。

探囊购赎敢辞罄,百锾索贾宁嫌贪。

楚弓楚得足深慰,摩挲翻玩忘饥馋。

羽陵蠹简共什袭,宛委秘册同包缄。

携归陈书告先子,水沈细炷方铜奁。

孝思灵爽共感召,丁部重入如新添。

熊熊旦上吐光气,南极果应星文占。

抽思骋秘发高咏,妙处神味超酸咸。

同时题赠悉巨手,雕章丽句盈缃缣。

惟余经年负宿诺,苦吟屡断霜髭拈。

郢州有知应大笑,笑我细响徒沾沾。

不如韬笔且藏拙,静看花影摇风帘。

(0)

出哨

纳稼都完民气和,往来廿日觉无何。

讵贪朔塞连围乐,且喜山村高廪多。

閒却鹰韝徐骏骑,驮来鹿角簇封驼。

帷宫赋就权韬笔,触绪依然事一哦。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