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忠诚方正。《三国志·魏志·邴原传》:“徵事 邴原 、议郎 张让 ,皆秉德纯懿,志行忠方。”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忠诚正直,立场坚定不移。
- 详细解释
- 忠方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忠指忠诚、忠心,表示对国家、组织或个人的忠诚;方指方正、正直,表示立场坚定、不偏不倚。忠方意味着一个人在面对问题时坚持自己的原则和立场,不受外界干扰。
- 使用场景
- 忠方常用于形容人的品德和立场。可以用来表扬那些对事业、家庭或朋友忠诚不变的人,也可以用来警示那些动摇不定、容易受外界影响的人。
- 故事起源
- 忠方的故事起源于《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主父偃是春秋时期的一位重臣,他忠诚正直,为人方正。他在任职期间,曾多次劝谏君主,主张改革,但遭到了君主的压制。尽管如此,主父偃仍然坚持自己的立场,最终赢得了人们的敬佩和尊重。主父偃的忠诚和坚定为后人树立了榜样,成为了忠方这个成语的来源。
- 词语结构
- 忠方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形容词“忠”和“方”组成。
- 例句
- 1. 他一直是我们团队中最忠方的成员。2. 在面对困难时,他始终坚持忠方的立场。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忠方与“忠诚”和“方正”两个词联系起来,形成联想记忆。忠诚代表忠诚度高,方正代表立场坚定不移。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学习更多与忠诚、正直等主题相关的成语,例如“忠心耿耿”、“正直无私”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好朋友一直对我忠方,从不背后说坏话。2. 初中生:老师常常表扬他是一个忠方的学生,从不作弊。3. 高中生:在学生会选举中,他坚持自己的忠方立场,没有受到其他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