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旧指未向官府纳税加盖官印的房地产等文契。 宋 郑刚中 《论白契疏》:“买产之家,类非贫短,但契成则视田宅为己物,故吝惜官税,自谓收藏白契,不过倍纳而止。” 宋 俞文豹 《吹剑录外集》:“有以白契告首者,追赏及种种费用外,二倍税焉。”《宋史·食货志上二》:“﹝ 绍兴 五年﹞初令诸州通判印卖田宅契纸,自今民间争田,执白契者勿用。”
- 反义词
红契
- 基本含义
- 没有实际效果或结果的承诺或约定。
- 详细解释
- 白契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白意为“空白、无效果”,契意为“承诺、约定”。白契的含义是指没有实际效果或结果的承诺或约定。通常用来形容某些人或事物的承诺虚假或不兑现。
- 使用场景
- 白契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批评那些口头上许诺但实际上不履行的人。也可用于描述某些不可信赖的合同、协议或承诺。
- 故事起源
- 白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白契之约》。故事中,有两个商人订立了一份合同,其中一个商人以一块白布作为保证,承诺将在一个月内支付货款。然而,一个月后,他却以各种借口逃避支付。这个故事成为了白契这个成语的来源。
- 词语结构
- 白契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 1. 他们之间的协议只是一纸白契,根本不会兑现。2. 我们不能再相信他的承诺了,他总是白契。3. 这份合同只是一纸白契,根本不能保证我们的权益。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白契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空白的契约,没有任何实际效果或结果,从而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诚信、承诺相关的成语,如“言而无信”、“不守信用”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答应帮我修车,但最后却没有做到,真是白契。2. 初中生:他口口声声说要帮我提高数学成绩,结果一点也没有帮助,简直就是白契。3. 高中生:他以为只要答应了我就能骗到我的钱,但我不会上他的白契。4. 大学生及以上:这份合同明显是一纸白契,我们应该拒绝签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