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箜篌一词常被用来形容有才华的文人,也可以用来描述古代乐器。在现代汉语中,箜篌通常用来形容文人墨客的风度和才华。
- 例句
- 1. 他的诗歌充满了箜篌般的情感。2. 她的琴声恰如箜篌一般,婉转动人。
- 基本含义
- 指古代的一种乐器,也用来比喻文人雅士。
- 基本解释
◎ 箜篌 kōnghóu
[harp,an ancient plucked stringed instrument] 古代来自西域的译词。一种拨弦乐器,弦数因乐器大小而不同,最少的五根弦,最多的二十五根弦,分卧式和竖式两种。琴弦一般系在敞开的框架上,用手指拨弹
- 延伸学习
- 如果对箜篌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古代音乐文化和古代乐器。了解古代音乐的发展和演奏方式,可以更好地理解箜篌这个成语的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读书的时候要像箜篌一样,婉转动听。2. 初中生:他的文笔就像箜篌一样,充满了诗意。3. 高中生:他的演讲技巧就像箜篌一样,优雅而有力。4. 大学生:她的舞姿如箜篌般优美,令人陶醉。
- 故事起源
- 箜篌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大雅·生民》一篇中,用来形容古代的乐器。后来,箜篌逐渐被用来比喻文人雅士。箜篌的故事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音乐文化。
- 英文翻译
1.(一种古代弦乐器) konghou, an ancient plucked stringed instrument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箜篌”这个词语与古代音乐文化联系起来,想象古代文人在宫廷中演奏箜篌的场景,这样可以更好地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箜篌是一个形容词,可以用来修饰人或物。在句子中,箜篌通常放在被修饰的名词前面。
- 详细解释
古代拨弦乐器名。有竖式和卧式两种。《史记·孝武本纪》:“祷祠 泰一 、 后土 ,始用乐舞,益召歌儿,作二十五弦及箜篌瑟自此起。” 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曰:“ 应劭 云: 武帝 令乐人 侯调 始造箜篌。”《隋书·音乐志下》:“今曲项琵琶、竪头箜篌之徒,并出自西域,非华夏旧器。”《旧唐书·音乐志》:“﹝卧箜篌﹞形似瑟而小,七弦,用拨弹之……竖箜篌 汉灵帝 好之,体曲而长,二十有二(一作“三”)弦,竪抱于怀,用两手齐奏,俗谓之擘箜篌。” 郭沫若 《哀时古调》诗之九:“天风吹,海浪流。满怀悲愤事,聊以寄箜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