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二稚常用来形容人的言行举止幼稚不成熟,缺乏经验和智慧。通常用于批评或讽刺他人的不成熟行为。
- 例句
- 1. 他虽然年纪大了,但是言行举止却十分二稚。2. 这个学生的想法太二稚了,完全不符合实际情况。3. 这个公司的经营策略太二稚了,根本无法取得成功。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幼稚、不成熟。
- 基本解释
亦作“ 二稺 ”。指 东汉 周泽 (字 稚都 )和 孙堪 (字 子稚 )。《后汉书·儒林传下·周泽》:“ 泽 果敢直言,数有据争…… 堪 行类於 泽 ,故京师号曰‘二 稺 ’。” 宋 吕本中 《紫微诗话》:“ 邠老 尝寄 德操 均父 诗云:‘文如二 稚 徒怀璧,武似三 明 却韔弓……’‘文如二 稚 ’谓 德操 ,‘武似三 明 ’谓 均父 也。”
- 延伸学习
- 1. 了解其他含有“稚”字的成语,如“初生之犊不怕虎”、“稚齿婑媠”等,进一步扩充对“稚”的理解。2. 学习其他形容幼稚不成熟的成语,如“初生牛犊不怕虎”、“目不识丁”等,加强对幼稚不成熟的概念的学习。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举止很二稚,总是闹腾得不安静。2. 初中生:他的思想还很二稚,不够成熟。3. 高中生:他的观点太二稚了,根本不值得认真对待。4. 大学生:大家都已经成年了,还有人表现出二稚的行为,真是令人无语。
- 故事起源
- 二稚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故事《左传》。故事中,鲁国有位年轻的公子名叫子鱼,他的父亲去世后,他被封为鲁国的君主。然而,由于他年幼无知,政务不懂,加上周围的大臣们争权夺利,子鱼无法有效地管理国家。最终,他被迫放弃君位,成为了一个普通的平民。这个故事中的子鱼就是一个典型的二稚,代表了幼稚和不成熟的形象。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二稚”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年幼的孩子在玩耍时表现出幼稚的行为,从而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二稚的结构是由形容词“二”和形容词“稚”组成的。其中,“二”表示数量,意为“两个”;“稚”表示年幼,意为“幼稚”。两个形容词放在一起,表示人幼稚、不成熟。
- 详细解释
- 二稚是由“二”和“稚”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二”表示数量,意为“两个”;“稚”表示年幼,意为“幼稚”。二稚合在一起,形容人幼稚、不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