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谓实践诺言。《左传·僖公九年》:“吾与先君言矣,不可以贰。能欲復言而爱身乎?虽无益也,将焉辟之?” 杨伯峻 注:“復言,犹言实践诺言。”《国语·楚语下》:“周而不淑,復言而不谋身,展也。” 韦昭 注:“復言,言可復,不欺人也。”《资治通鉴·秦始皇二十五年》:“夫其膝行蒲伏,非恭也;復言重诺,非信也。”
(2).再发表意见。《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已矣,将军勿復言!”
- 基本含义
- 指多次重复相同的言论或主张。
- 详细解释
- 复言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复”意为“重复”,“言”意为“言论”或“主张”。因此,复言的基本含义是指多次重复相同的言论或主张。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反复不断地说同样的话,或者一个人坚持不懈地表达相同的观点。
- 使用场景
- 复言这个成语常常用来描述某人在辩论、争论或讨论中一再重复相同的观点,有时候也可以用来批评一个人的言论缺乏新意或创造性。此外,复言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群体或组织在一段时间内不断地强调同样的口号或理念。
- 故事起源
- 关于复言的起源,目前尚无明确的故事或传说。然而,这个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在古代文献中有所体现,可以推测它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
- 词语结构
- 复言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 1. 他不断地复言,却没有提供任何新的证据。2. 这个政党一直在复言几乎相同的口号,缺乏新的政策主张。
- 记忆技巧
- 要记住复言这个成语,可以尝试以下记忆技巧:将“复”字与“重复”联系起来,表示重复;将“言”字与“言论”联系起来,表示话语。通过将这两个关键词联系起来,可以帮助记忆复言的基本含义。
- 延伸学习
- 要进一步学习和理解复言这个成语,在背诵例句的基础上,可以查阅相关的辞典、词典或成语故事集,深入了解其用法和背后的文化内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让我们写作文,我复言地强调了我喜欢的食物。2. 初中生:他在班会上复言了他对环境保护的观点。3. 高中生:辩论比赛中,我不断复言我的论点,以强调其重要性。4. 大学生:在辩论社团的讨论中,他复言了他对社会公正的看法。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全面了解和记忆复言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