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毫翰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书法或字迹细小精致的情况,可以用来赞美书法家的技艺精湛,也可以用来形容文章的字迹工整。
- 例句
- 1. 他的毫翰字迹,细腻而工整。2. 这篇文章的毫翰之处,使人叹为观止。
- 基本含义
- 指极小的字迹,形容字迹细小。
- 基本解释
(1).指毛笔。亦借指文字、文章。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精微之求,存乎其人,固非毫翰之所备缕也。” 唐 沉佺期 《伤王学士》诗:“目絶毫翰洒,耳无歌讽期。” 唐 孟浩然 《洗然弟竹亭》诗:“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七》:“朕昨亲援毫翰。”
(2).指书法。 南朝 梁 庾肩吾 《书品》:“此二十一人,并擅毫翰,动成楷则。” 北周 庾信 《谢赵王示新诗启》:“八体六文,足惊毫翰。四始六义,实动性灵。”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怀素的书法作品,了解他的艺术成就和对书法的贡献。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用毫翰的字迹写下了一篇作文。2. 初中生:他的书法真是毫翰细腻,让人赞叹不已。3. 高中生:这篇文章的字迹非常毫翰,看上去很有美感。4. 大学生:他的毫翰字迹充满了艺术的魅力,让人无法忽视。
- 故事起源
- 毫翰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的书法家怀素。怀素是唐代最著名的书法家之一,他的字迹极其细小,被人们称为“怀素毫翰”。后来,毫翰这个成语就由此而来,用来形容细小的字迹。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毫翰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支毛笔的毛尖非常细小,用来书写的时候字迹也会非常细小。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 + 名词
- 详细解释
- 毫翰是由毫和翰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毫,指的是毛笔细小的毛尖;翰,指的是书写用的毛笔。毫翰合在一起形容字迹细小,用来形容书法细腻、字迹纤毫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