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谓服用美好。 汉 刘向 《说苑·反质》:“ 赵简子 乘敝车瘦马,衣羖羊裘,其宰进諫…… 简子 曰:‘吾非不知也。吾闻之:君子服善则益恭,细人服善则益倨。我以自备,恐有细人之心也。’”
(2).服膺善言、善行。 宋 叶适 《叶君墓志铭》:“君读书通古今,以伦类治家,使之服善而成材。” 清 袁于令 《西楼记·私契》:“我説像他口气,这个人是极不服善的。”
(3).佩服、顺从别人的长处。 元 无名氏 《广客谈》:“ 赵松雪 偶得 米海岳 《壮怀赋》二卷,中闕数行,因取刻本摹写,以补其闕,凡易五七纸,终不能及,乃嘆曰:‘今不逮古多矣。’遂以刻本补完之。 松雪翁 名重天下,真欲追踪 晋 唐 ,犹且服善不矜如此。”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四:“或者过於服善,不思可否,欲求完美,反致气格不纯。”
- 基本含义
- 服从善良的行为准则,遵循道德规范。
- 详细解释
- 服善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人们应该遵循善良的行为准则,服从道德规范。这个成语强调了人们应该积极践行善行,做一个有道德良知的人。
- 使用场景
- 服善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教育和道德引导的场景中,例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道德建设等。它可以用来提醒人们要坚持做善事,顺应道德规范,并且在面对困难和诱惑时保持正直和善良。
- 故事起源
- 服善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孟子》一书。在书中,孟子讲述了一个关于孔子的故事。孔子曾经说过:“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意思是说,他从来没有见过像追求美色一样追求善良的人。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于追求善良的重视。后来,人们将这句话中的“好德”改为“服善”,形成了现在的成语“服善”。
- 词语结构
- 服善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服”是动词,表示服从、遵循;“善”是形容词,表示善良、美德。
- 例句
- 1. 作为一名好公民,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对法律的服善态度。2. 在面对困难时,我们要坚持做善事,服善而行。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服善”这个成语:1. 关联记忆:将“服善”与善良的形象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形象联想,帮助记忆。2. 创造联想:将“服善”与服从、遵循道德规范的行为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联想,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服善”相关的成语,例如“行善”,“善良”,“德行”,加深对善良行为和道德准则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服善,每天都会帮助老师整理教室。2. 初中生: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服善,不要欺负弱小的同学。3. 高中生:在高考备战期间,我们要服善,不偷懒,努力学习。希望这个关于“服善”的学习指南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