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学校的旧称。 清 唐孙华 《进呈御览诗一百韵》:“梯航通海国,俎豆序胶黌。”
- 基本含义
- 指人们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勤奋工作。
- 详细解释
- 胶黉是由“胶”和“黉”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胶”是指胶水,胶水有粘合的作用,代表团结一心;“黉”是指黉门,古代学校的大门,代表努力学习。胶黉的基本含义是人们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勤奋工作。
- 使用场景
- 胶黉常用于形容团队或集体的团结和努力,可用于表扬团队合作精神、鼓励同事们共同努力等情况。
- 故事起源
- 胶黉的故事起源于《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是周朝的开国功臣,他在治理国家时,曾经让人们在黉门上涂抹胶水,寓意要大家团结一心,共同努力,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 词语结构
- 胶黉是一个合成词,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 1. 团队成员胶黉一心,最终完成了这个艰巨的任务。2. 在困难面前,大家胶黉一致,共同战胜了困难。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胶黉的发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群人在黉门前涂抹胶水,表示团结一心,共同努力。
-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齐心协力”、“同舟共济”等来拓展对团结合作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同学胶黉一致,一起完成了班级的卫生工作。2. 初中生:在比赛中,我们胶黉一心,最终拿下了冠军。3. 高中生:大家胶黉一致,共同努力,为高考做好准备。4. 大学生:社团成员胶黉一心,共同组织了一场成功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