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良宝的词语解释
良宝的意思
拼音:liáng bǎo    注音:ㄌㄧㄤˊ ㄅㄠˇ
基本解释

珍宝。《墨子·耕柱》:“ 和氏 之璧, 隋侯 之珠,三棘六异,此诸侯之所谓良宝也。”《三国志·吴志·陆抗传》:“夫俊乂者,国家之良宝,社稷之贵资。” 唐 李白 《古风》之三六:“良宝终见弃,徒劳三献君。”

基本含义
指优秀的人才或者珍贵的物品。
详细解释
良宝是由“良好”和“宝贵”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良好表示优秀、出色,宝贵表示珍贵、宝贵。良宝的基本含义是指优秀的人才或者珍贵的物品。在这个成语中,良好和宝贵相互强调,形容所指的人或物品非常优秀和珍贵。
使用场景
良宝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人才或物品的珍贵程度。在赞美某人的才华或者称赞某物的价值时,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比如,可以说某个人是“良宝”,表示他是个非常优秀的人才;也可以说某个物品是“良宝”,表示它非常珍贵。
故事起源
关于良宝的故事并不多见,这个成语的起源尚不清楚。但是,我们可以从字面意思来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良好和宝贵的结合,形容优秀的人才或者珍贵的物品。
词语结构
良宝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1. 这位年轻的科学家是我们国家的良宝,他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国际的关注。2. 这幅画是艺术家的良宝,价值连城。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良好”和“宝贵”这两个词联系起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良好表示优秀,宝贵表示珍贵,两个词的结合形成了“良宝”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比如“瑰宝”、“珍宝”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本书是我的良宝,我每天都读它。2. 初中生:老师说我是班级的良宝,我要努力学习。3. 高中生:这个项目是我们学校的良宝,我们要全力支持。4. 大学生:这本教材是我专业的良宝,我要认真学习。5. 成年人:我家传下来的古董是我们家族的良宝,代代相传。
(0)
诗文中出现“良宝”的诗词

古风·其三十六

抱玉入楚国,见疑古所闻。

良宝终见弃,徒劳三献君。

直木忌先伐,芳兰哀自焚。

盈满天所损,沈冥道为群。

东海沈碧水,西关乘紫云。

鲁连及柱史,可以蹑清芬。

(0)

赠赵六贞固二首·其二

赤螭媚其彩,婉娈苍梧泉。

昔者琅琊子,躬耕亦慨然。

美人岂遐旷,之子乃前贤。

良辰在何许,白日屡颓迁。

道心固微密,神用无留连。

舒可弥宇宙,揽之不盈拳。

蓬莱久芜没,金石徒精坚。

良宝委短褐,闲琴独婵娟。

(0)

赠窦蔡二记室入蜀

昆山积良宝,大厦构众材。

马卿委官去,邹子背淮来。

风流信多美,朝夕豫平台。

逸翮独不群,清才复遒上。

六辅昔推名,二江今振响。

英华虽外发,磨琢终内朗。

四海奋羽仪,清风久播驰。

沈郁林难厕,青山翻易阻。

回首望烟霞,谁知慕俦侣。

飘然不系舟,为情自可求。

若奉西园夜,浩想北园愁。

无因逐萍藻,从尔泛清流。

(0)

咏汉玉屏风叠旧作韵

弘璧夷玉两序间,三棘六异千年右。

诸侯良宝无过斯,讵若宝贤以为友。

孚尹比德时或珍,如乾六爻无一偶。

玉屏方广遗炎灵,抚之光泽不留手。

温室秘赏阅三朝,寓意匪誇弗胫走。

东坡至人有至言,世人安得如汝寿。

星为含誉云为卿,我则成诗今复久。

尔时书题借词臣,自审临池腕力丑。

弹指凡八异春秋,重吟聊命墨卿黝。

琬琰终合付镌华,咄哉瑰质沧桑守。

章草钟?已瞠乎,那能更进辨科斗。

闻之七日集灵台,王母带垂灵飞绶。

双成子登侍东西,觞酌麻姑所进酒。

诙谐白发乃小儿,瞿瞿何来窃窥牖。

交梨火枣仙得餐,斯以赠帝帝拜受。

什袭百代天府琛,好恶何常惟知诱。

嗅人遗制在周官,笔翰休论类枫柳。

(0)

赠盛翰林

卞和能识玉,荆山得良宝

知玉不知人,屡刖自残槁。

孟尝有内珍,何意货贿间。

灵物不能舍,神珠自来还。

盛公抱天瑞,手把山龙章。

惓与时人观,放之瀛壶傍。

朝披金光草,夕悬明月珰。

适从具茨来,独宿白玉房。

凡夫亦知宝未得,先生傥肯示以求之方。

(0)

谢孙奉职惠胡德墨

奚李风流尽,法传外诸孙。

常山陈赡子,怀抱自高攑。

孰云胜潘翁,惟眉山公言。

四海未尽试,一变归九原。

胡郎少年子,外家典刑存。

一点落髹漆,重价压玙璠。

孙侯磊落人,情义久益惇。

解囊赠玄圭,孰知师白猿。

我资不解书,下笔辄自喛。

良宝不受辱,默默面称冤。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