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器物的木质骨架。 元 李伯瑜 《小桃红·磕瓜》曲:“木胎毡观要柔和,用最软的皮儿裹。”
- 基本含义
- 指人的根基、素质和品质。
- 详细解释
- 木胎是由“木”和“胎”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木”指的是树木,代表着人的根基和素质;“胎”指的是胎儿,代表着人的品质和潜质。木胎寓意着一个人的根基和素质决定了他的品质和潜质。
- 使用场景
- 木胎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根基和素质,用以表达一个人的品质和潜质与其根基和素质相对应的关系。可以用于教育、人才选拔、职业发展等场景。
- 故事起源
- 木胎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荀子·劝学》篇中。荀子是中国战国时期的一位著名哲学家。在这篇文章中,荀子通过比喻树木的根基和人的素质,告诫人们要注重修养和培养自己的根基,以提升自己的品质和潜质。
- 词语结构
- 主谓结构,由名词“木”和“胎”组成。
- 例句
- 1. 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他的木胎。2. 培养良好的木胎,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基础。3. 他的木胎很好,所以在职场上非常受人欢迎。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木胎形象化为一棵大树,树木代表人的根基和素质,树木的生长和繁茂代表人的品质和潜质。通过形象化记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荀子的思想和其他与人的根基和素质相关的成语,如“根深蒂固”、“根基牢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木胎很好,所以我在班级里成绩一直很好。2. 初中生:要想在中学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就需要有扎实的木胎。3. 高中生:我的木胎比较薄弱,所以我要加强自己的学习和修养。4. 大学生:大学期间要注重培养自己的木胎,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