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贞厉常常用于描述一个人的品行高尚,坚守原则,不受外界的干扰和诱惑。可以用于赞美一个人的忠诚、正直和坚定不移的品质。
- 例句
- 1. 他一直保持着贞厉的品行,从不接受任何贿赂。2. 这位领导在工作中表现出了贞厉的精神,始终坚守原则。
- 基本含义
- 指人的节操高尚,品行坚定不移,不为外界的诱惑所动摇。
- 基本解释
谓守持正道,惕厉戒惧,不失常节。《易·讼》:“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 孔颖达 疏:“贞,正也;厉,危也。居争讼之时,处两刚之间,故须贞正自危厉,故曰贞厉。”《晋书·陆纳传》:“少有清操,贞厉絶俗。” 唐 权德舆 《唐故义武军节度使贞武张公遗爱碑铭》序:“而公亦静深以制动,贞厉以伐谋。”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朱白泉狱中上百朱二公书》:“ 额 远览先圣知命之教,中考昔贤处变之方,近验己身经歷之跡,反求本身贞厉之故,区区寸心,伏乞採察。”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相关的成语,如贞石负山、贞不绝俗等,深入学习中国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像雷锋一样,做一个贞厉的好孩子。2. 初中生: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将保持贞厉的品行,为同学们树立榜样。3. 高中生:在面对诱惑和压力时,要保持贞厉的品质,不轻易放弃自己的原则。4. 大学生及以上:作为一名年轻人,我们应该以贞厉的心态,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 故事起源
- 《晋书·王济传》中记载了一个关于贞厉的故事。晋朝时,有一位叫王济的官员,他担任官职时非常廉洁公正,不受贿赂,不偏袒任何人。有一次,有人送给他一块金子,希望他能帮忙解决一个问题。然而,王济拒绝了这个贿赂,坚持了自己的原则和职责。后来,人们用“贞厉”来形容他的品行和行为。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贞厉理解为“忠贞而坚厉”,即忠诚坚定不移的意思。可以通过与忠诚、正直等词语进行联想,帮助记忆。
- 词语结构
- 贞厉是一个形容词+形容词的结构,形容词“贞”表示忠诚坚贞,形容词“厉”表示坚定不移。
- 详细解释
- 贞厉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贞指忠诚坚贞,不受外界诱惑的影响;厉指坚定不移,毫不动摇。贞厉意味着一个人在道德、品德、行为等方面坚定不移,始终保持高尚的品质和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