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始而 shǐ ér
[at first] 表示某一情况或动作开始(后面多接用“继而”、“终于”等副词)
始而惊愕,继而欢喜
- 基本含义
- 起初,开始。
- 详细解释
- 始而是一个表示开始或起初的成语,常用于描述事物的起始阶段或行为的初始状态。
- 使用场景
- 始而常用于描述一种事物或行为的起始,可以用来形容人物、事件、过程等的开始阶段。也可以用来表示某个行为或情况的初始状态。
- 故事起源
- 始而最早出现在《论语》中,是孔子的学生子贡提出的一个问题:“君子之道,始而难知,惟好学。”意思是说成为君子的道德之路是从学习开始的,但起初很难理解,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懂得。这个问题引发了孔子对于学习的深入探讨,后来形成了“始而难知,又易行”的教导。
- 词语结构
- 始而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 1. 他始而不懂得这个概念,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他终于掌握了。2. 这个项目始而艰难,但经过团队的共同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始而与“开始”、“起初”等词语进行联想,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始而相关的成语,如“始终如一”、“始作俑者”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始而不知道怎么画画,但是我一直努力学习,现在已经能画得很好了。2. 初中生:这个科学实验始而困难,但是我们通过团队合作,最终成功了。3. 高中生:我始而对这门课程不感兴趣,但是经过老师的激发,我开始对它产生了兴趣。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始而”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