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8日(农历四月初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一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汗栗的词语解释
汗栗的意思
拼音:hàn lì    注音:ㄏㄢˋ ㄌㄧˋ
基本解释

亦作“ 汗慄 ”。因恐惧而出汗。 唐 柳宗元 《对贺者》:“夫为天子尚书郎,谋画无所陈,而羣比以为名,蒙耻遇僇,以待不测之诛。苟人尔,有不汗栗危厉偲偲然者哉!” 唐 赵璘 《因话录·商下》:“思乃父为吏本县,时常畏长官汗慄。”

基本含义
形容因恐惧、寒冷等而身体发抖。
详细解释
汗栗是由“汗”和“栗”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表示因为害怕、恐惧、寒冷等原因而导致身体发抖的情况。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人在遇到恐惧或寒冷时的身体反应,强调了人类情感和生理反应的紧密联系。
使用场景
在日常生活中,汗栗可以用来形容人因为害怕、紧张、寒冷等原因而出现身体发抖的情况。比如,当某人在听到恐怖故事时,可能会被吓得汗栗直冒;当天气特别寒冷时,人们可能会感到寒冷而汗栗不已。
故事起源
《左传·昭公二十一年》中有一则故事,当时晋国的大夫子思在草庐里与他的朋友们谈论到一些重大的决策时,他们感到寒冷而发抖。后来,人们就用“汗栗”来形容因恐惧或寒冷而身体发抖的情况。
词语结构
汗栗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汗”表示汗水,指出人体因为恐惧或寒冷而出现汗水;“栗”表示发抖,形象地描绘了人体因为害怕或寒冷而身体发抖的情况。
例句
1. 听到那个恐怖的故事,他被吓得汗栗直冒。2. 冬天的北方非常寒冷,走在外面的人们汗栗不已。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汗栗”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遇到了恐怖的场景或者寒冷的天气,然后想象自己因此而出现了身体发抖的情况,这样就能够记住这个成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查阅其他相关的成语或者词语来进一步扩展对“汗栗”的学习。比如,可以学习与恐惧、寒冷等主题相关的成语,如“惊慌失措”、“寒冷刺骨”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听到老师说要考试,我被吓得汗栗直冒。2. 初中生:看到那部恐怖电影,我被吓得汗栗直冒。3. 高中生:冬天北方的寒风吹过,大家都感到寒冷而汗栗不已。4. 大学生:在考试前的紧张气氛下,同学们都感到汗栗直冒。
(0)
诗文中出现“汗栗”的诗词

游长安诸寺联句.常乐坊赵景公寺.吴画联句

惨澹十堵内,吴生纵狂迹。

风云将逼人,神鬼如脱壁。

其中龙最怪,张甲方汗栗

黑云夜窸窣,焉知不霹雳。

此际忽仙子,猎猎衣舄奕。

妙瞬乍疑生,参差夺人魄。

往往乘猛虎,冲梁耸奇石。

苍峭束高泉,角膝惊欹侧。

冥狱不可视,毛戴腋流液。

苟能水成河,刹那沈火宅。

(0)

国子祭酒古廉先生李忠文公哀挽

文皇中兴初,吉士谁第一。

侃侃忠文公,抱此金玉质。

官衔应列宿,讲读近清跸。

平生愧媕婀,不复计行尼。

西曹曾几时,入秉太史笔。

仁考适更化,四海期绍述。

仰兹尧舜主,或恐有遗失。

伏阙陈忠言,激烈动霜日。

不惧犯旒扆,诚愿甘斧锧。

峨冠者何人,却走仍汗栗

继圣数矜容,恩泽亦洋溢。

经帏资辅导,词苑乐閒逸。

荏苒双鬓班,老大更岁律。

岩岩大司成,宠命一朝出。

诸生得耆俊,奋志起经术。

云谁干政机,所欲在私昵。

古廉匪今士,危谗势相嫉。

青衿争代死,白日可屈膝。

过眼风涛平,砥柱高崒嵂。

乞身一再疏,兴与归鸟疾。

故庐西江浒,安坐理参术。

天胡产若人,不遣位丞弼。

一宵星堕瓦,徒兴哲人恤。

恭惟忠节祠,冠佩凡六七。

公来居其间,屈指难甲乙。

岁时荐蘋藻,生气俨在室。

遥遥东阳峰,水上深更密。

仁者多后贤,兹事可前必。

宿草春菲菲,宰木秋瑟瑟。

中有恤典碑,千载腾茂实。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