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平籴的词语解释
平籴的意思
拼音:píng dí    注音:ㄆㄧㄥˊ ㄉㄧˊ
基本解释

◎ 平籴 píngdí
[buy grains at official price] 旧时指官府在丰年用平价买进粮食,以待荒年卖出

详细解释

(1).官府在丰年按平价购粮储存,以备荒年出售,称“平糴”。《汉书·食货志上》:“是故善平糴者,必谨观岁有上中下孰(熟)。” 唐 白居易 《辨水旱之灾明存救之术策》:“盖 管氏 之轻重, 李悝 之平糴, 耿寿昌 之常平者,可谓不涸之仓,不竭之府也。” 元 马端临 《<文献通考>序》:“糴之説,则昉於 齐桓公 魏文侯 之平糴,后世因之,曰常平,曰义仓,曰和糴,皆以平糴借口者也。”《明史·周忱传》:“七年,江南大稔,詔令诸府县以官钞平糴备振贷。”
(2).泛指以平价出售。《新华日报》1939.12.17:“在这个时候,行政院当批准 沪 商之请求,供给英金二万镑,向 西贡 订购洋米二万二千五百石,运 沪 办理平籴。”

基本含义
平均分摊粮食
使用场景
平籴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公平合理地分配资源或负担的情景,尤其在家庭、社区或团队中。可以用在讨论公平分配财富、任务或责任等方面的话题中。
故事起源
据说,平籴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礼记·王制》中。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当时齐国的政治家管仲为了解决粮食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平均分配粮食的政策,即平籴。这个政策有效地解决了粮食短缺的问题,也使得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因此,平籴成为了一个积极向上的成语,用来表达公平合理地分配资源的意义。
词语结构
平籴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平”表示平均,均等的意思,“籴”表示分摊粮食的意思。
例句
1. 为了公平起见,我们要平籴分配任务。2. 这个社区采取了平籴的方式来分配公共资源。3. 在这个家庭中,每个人都要平籴分担家务。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平籴这个成语。例如,可以想象一个平均分摊粮食的场景,或者将“平”字和“籴”字与公平、平等的概念联系起来。
延伸学习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平籴有关的成语,例如“平分秋色”、“平衡发展”等。了解这些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平籴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让我们平籴分担作业,每个人都要做一部分。2. 初中生:我们班级采取了平籴的方式来分配班级活动的责任。3. 高中生:在社区志愿者活动中,大家都要平籴分担工作任务。4. 大学生:为了公平起见,我们要平籴分配社团活动的工作量。5. 成年人:在家庭中,每个人都要平籴分担家务,共同维护家庭的和谐。
(0)
诗文中出现“平籴”的诗词

山居感旧百韵

昔在淳熙日,中兴最盛年。

身逢千载运,眼见五朝天。

楚甸当澄按,岷江极溯沿。

经途俱极险,问字始能言。

卫国呼珠帽,阎公着玳筵。

进思红满幄,便室白连椽。

诏趁回衡雁,重听下峡猿。

讲书闻岳麓,论道识湘川。

至治承三纪,康谣沸九㙻。

亲逢尧寿并,继见禹功传。

阶玉骈床笏,籯金课椠铅。

程书仍把学,句读始精研。

白发沈詹事,青云张集仙。

遗经说东鲁,大义指南轩。

古郢十连地,脩门万里船。

欢呼瞻玉轪,恭请拥珠鞯。

全盛开京邑,升平沸市廛。

民无买刀佩,士有诵声弦。

去国波浮鹢,炎陬瘴跕鸢。

稍知遗枉白,仅齿与龄玄。

附首丁宁切,垂膺涕泗连。

止樊谗暧昧,皖箦恨缠绵。

奏牒怀留语,慈亲返故泉。

名坊观正献,萧寺饯忠宣。

鼓笈来承学,抠衣接钜贤。

伊濂一宗匠,郑邓两魁躔。

持论闻忠厚,逢时正党偏。

伪名开建上,威燄张平原。

国论几沈痼,初心本怙权。

朱彭承既倒,沈季助方燃。

东阁陪公议,南州返客还。

奋身从百战,垂翅谒三铨。

累载需将冠,中宵叹著鞭。

穷边周障塞,访古涉淮堧。

归抱遗书痛,亲裁逸事编。

紬藏金匮底,吁直玉阶前。

日射九关豹,风清列辟鹓。

丁时旒十二,乙奏牍三千。

鼙鼓宸心感,丝纶诏墨鲜。

铸佗光裂地,绘像焕凌烟。

狐史无留憾,麟台录奏篇。

贤书虽偃蹇,仓氏尚拘挛。

大幕开丘邓,从军下宿涟。

人谋自矛盾,民命困戈鋋。

已矣椎铜虎,归欤访石田。

哦松期埽径,荐草又誊笺。

掌庋斯文在,鸣琚大老先。

扈祥才列属,鹤吊复题阡。

甫毕三期制,重登九寺联。

曾因陈战守,尚忆奏蝉蜎。

冯翊菟符佩,华亭鹤羽翩。

弱翁惭美报,季子幸求遄。

兰省频分帐,枢庭恰缀员。

干时繇阃议,问俗许帷褰。

平籴千仓富,防江万鼓鼘。

田畴免捐瘠,闾里仅安眠。

戎监还文石,粮车抗使旃。

龙荒潴庙玺,鸿笔研山园。

为访平山柳,来寻九曲莲。

降胡启胶轕,走檄更喧阗。

位棘圭颁瑞,持荷袷在肩。

登坛委寄重,仗钺便宜专。

间使诛妖福,坚城馘逆全。

万艘争转粟,九府亦流钱。

诗祸兴同列,天游□上元。

閒僧偶传诵,匪石遂铭镌。

学羿招弯射,沤阳厌老拳。

了无虚券證,仅有巧言谝。

幕府门生旧,勋家宿契坚。

反身徒浩叹,齰舌谩思愆。

皇上颁明制,公朝雪滞冤。

复令修甬道,适遇奋空弮。

忧职霜侵鬓,忘餐颊露颧。

粗能供尺伍,何以报尘涓。

忽奉枢机召,难胜束帛戋。

迄孤朝仄席,敢望政齐璿。

误沐便蕃渥,重寻香火缘。

九霄三境近,十阁五云边。

倍惜筋骸老,空惊手足胼。

支离赋囊粟,温饱及华颠。

喘月牛歌戚,嘶风马忆燕。

枕戈悲壮志,揭橐愧空饘。

触事常多感,怀安祇自怜。

深山游鹿豕,交友半貂蝉。

北海亡郗渐,南荣偃偓佺。

馀生知有幸,世虑盍无牵。

多幸偕癃老,清时释绊缠。

采芝从涧底,策杖又山巅。

止足须关念,沈迷盍久悛。

便须便漱石,勿使诿乘轩。

垤蚁还惊梦,冥鸿愿比骞。

屋閒云可宿,檐曝日常暄。

适性频移竹,忘忧更树萱。

衔杯趁安健,卒岁乐周旋。

往岁当流马,归心听杜鹃。

方眠不忘起,已病始知痊。

鼯技羞穷木,羊肠易折辕。

但令思愦愦,岂厌腹便便。

逆旅还推枕,知音谩续弦。

谁谈少年事,为我写蹄筌。

(0)

送李汝臣同年谪官导江主簿

得丧互循环,古今昧终始。

百岁落其间,仅与毫芒似。

所以达人心,身外不复纪。

愁来若乱丝,疏解当以理。

昔君关外来,籍籍声华起。

凭案一濡毫,万言俱落纸。

老生窥其文,色若寒灰死。

阁笔不能下,敢有玼瑕指。

或时抵卿相,入门俱倒屣。

阍夫迎受谒,不敢扬眸视。

解褐吏边州,长涂初进跬。

蛟龙得尺水,双骼方嶷嶷。

西羌负德泽,飞镝耸边鄙。

添兵十万馀,斗粟无支拟。

州郡走符檄,纵横恣鞭箠。

闾阎浪愁苦,卒食半糠秕。

上官知君才,悉以储粮委。

开仓募平籴,至者车连轨。

严明束吏手,诱谕提民耳。

留谷受金去,若与同侪市。

弦朔未云周,露积丘山比。

曾无转饷劳,坐饱防秋士。

幕府上其功,明诏深嘉美。

为僚登九寺,长人专百里。

聊用报勤劬,未言穷任使。

何期逢怨雠,意外成疮痏。

刺骨舞文法,吹毛出瑕滓。

清霜五月飞,惨烈伤兰芷。

鸾凤失椅梧,飘泊还荆枳。

圣朝方任能,大过尚收齿。

况于济时具,暂然遭诋訾。

宁因青蝇恶,遂取玙璠毁。

良工构明堂,必不遗杞梓。

勉哉益自立,勿为穷衰止。

人生难豫期,神理无终否。

庸知今日忧,不为后日喜。

吾道诚无亏,壈坎安足耻。

关山迤逦长,百剑连天倚。

萦纡结危栈,迥入云星里。

蜀国富嬉游,花繁春酒旨。

莫作吊原文,投之岷江水。

(0)

壬寅夏令纪事后歌

吾乡地势高,水田连山麓。

不畏大雨霖,但畏骄阳曝。

今年交夏令,雨仅沾霢霂。

秧针初插时,秧水已不足。

尚有未耕田,专待雨如瀑。

何期一月来,痴龙竟藏伏。

青苗萎欲死,水田乾成陆。

即欲播杂种,亦视土膏沃。

霖雨既愆期,安望种能熟。

似此荒象成,争向县官告。

县官摇手言,报灾君且莫。

国债急如火,更比骄阳酷。

杂税且加赢,正赋乌能缩。

急将夏税完,免与施敲扑。

君国不暇顾,何暇顾民瘼。

施赈官无钱,平籴仓无谷。

转瞬开冬漕,尔再毋轻渎。

乡民闻此言,齐声问一哭。

(0)

和萧伯振祷雨

云气微升又霍然,虚疑数点长三川。

渚东粳稻今无雨,社曲桑麻莫问天。

饿死何愁更平籴,野夫半去只荒田。

未辞托命长镵柄,黄独那能支一年。

(0)

高君贽兼数职奔走疲甚以诗劳苦之

晓鼓逢逢天未白,呼火摄衣干典客。

青衫手板阶石前,磬折擎拳若无骨。

还将束矢听情伪,更向团丝分枉直。

糟浆逆鼻走兵厨,播糠眯目司平籴

翩翩轻舆行若飞,濯濯单纨汗如涤。

趋局何曾过八塼,端居未暇移百甓。

归家往往犬迎吠,得肉时时鸟攫食。

长材要自万鹏程,初筮聊淹一鸡肋。

径须黾勉弹其冠,未用低佪尤此帻。

左冯旧事今复继,敏手州人惊霹雳。

(0)

次韵黄元授喜雨诗

沟塍流水已源源,还有馀波及众川。

焦稼顿苏苗薿薿,涸池重见叶田田。

休疑两种分乾湿,且喜脩罗罢铠鋋。

平籴莫将同上熟,恐教闾井却骚然。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