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身教 shēnjiào
[teach others by one’s own example] 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做榜样,对人进行教育
身教胜于言教
故曰: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后汉书·第五伦传》
- 反义词
言教
- 详细解释
汉 刘向 《列女传·鲁之母师》:“夫人诸姬皆师之,君子谓母师能以身教。”后以“身教”谓用自身的行为教育别人。 宋 李吕 《师正堂》诗:“物我虽殊理本同,算来身教易为功。” 陈世宜 《孟硕入狱不获探视诗以慰之》:“文字立教寻常耳,君独身教追如来。”如:身教重于言教。
- 基本含义
- 通过自身的言行来教育他人,以身作则。
- 使用场景
- 身教常常用于教育和培养他人,特别是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在家庭中,父母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来教育孩子;在学校中,老师可以通过自己的榜样来引导学生;在社会中,领导者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影响下属。
- 故事起源
- 身教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孟子·公孙丑上》这篇文章中。孟子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伟大哲学家,他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在这篇文章中,孟子通过自己的言行来教育公孙丑,告诉他如何做一个真正的君子。这个故事体现了身教的重要性。
- 词语结构
- 身教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分别是“身”和“教”。
- 例句
- 1. 作为一个父母,我们要用身教的方式来教育孩子。2. 老师通过自己的言行来身教学生,让他们学会正确的价值观。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身教”与“榜样”、“行为”、“影响他人”等关键词联系起来记忆。同时,可以尝试使用这个成语造句,以加深记忆。
-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孟子的思想,了解他对于教育的见解。此外,你还可以学习其他与教育和榜样相关的成语,如“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向我的老师学习,做一个身教我们的好榜样。2. 初中生:作为学生会主席,我要用身教的方式来引导同学们做正确的事情。3. 高中生:我希望通过身教的方式来影响我的同学,让他们学会正确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