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辞让拒绝。《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改 延康 为 黄初 ,大赦” 裴松之 注引 汉 刘艾 《献帝传》:“天命不可以辞拒,神器不可以久旷,羣臣不可以无主,万机不可以无统。”
- 基本含义
- 拒绝;回绝
- 详细解释
- 辞拒是指拒绝别人的请求或邀请,不接受对方的好意或帮助。形容态度坚决,毫不犹豫地拒绝他人。
- 使用场景
- 辞拒常用于表达拒绝别人的请求或邀请的情况,可以用于正式或非正式场合。例如,辞拒别人的邀请参加聚会、辞拒他人的帮助等。
- 故事起源
- 辞拒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左传·庄公二十三年》。故事中,楚国的庄王邀请齐国的使者来楚国做客,但齐国使者却以身体不适为由拒绝了庄王的邀请。庄王感到非常生气,于是写信给齐国国君,表示对齐国使者的辞拒非常不满。
- 词语结构
- 辞拒由动词“辞”和动词“拒”组成。其中,“辞”表示拒绝,推辞;“拒”表示不接受,回绝。
- 例句
- 1. 他辞拒了公司的高薪职位,选择去创业。2. 她辞拒了他的求婚,因为她还没有准备好结婚。3. 我辞拒了他的邀请,因为我有其他的安排。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辞拒”这个成语与拒绝别人的场景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自己在拒绝别人的请求或邀请时,坚决地说“辞拒”。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拒绝相关的成语,如“断然拒绝”、“慷慨解囊”等,以扩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辞拒了朋友的邀请,因为我要去参加家庭聚会。2. 初中生:我辞拒了老师的帮助,因为我想自己完成作业。3. 高中生:我辞拒了父母的建议,因为我想按照自己的计划行事。4. 大学生:我辞拒了朋友的借钱请求,因为我觉得他没有还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