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恭肃 gōngsù
[respectful and serious] 谦恭肃穆
恭肃静默的气氛
- 详细解释
恭敬严肃。《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恭肃小心,动有法度。” 宋 俞成德 《萤雪丛说·祝贺生辰》:“ 伊川 生日,致斋恭肃,不事饮燕歌乐。” 清 毛岳 《台湾县知县姚君墓志铭》:“自起居衣服,壹意恭肃。门以内,虽童稚皆谨声息。” 冰心 《寄小读者》二三:“清明扫墓,虽不焚化纸钱,也可以训练小孩子一种恭肃静默的对先人的敬礼。”
- 基本含义
- 恭肃指的是态度庄重、严肃恭敬的样子。
- 使用场景
- 恭肃常见于正式场合,如会议、庆典、祭祀等,用来形容人的举止庄重、态度恭敬。也可以用于形容人对待学习、工作等事务认真负责的样子。
- 故事起源
- 恭肃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形容汉朝刘邦对待项羽的态度庄重严肃。后来逐渐演变成形容人对待事物认真恭敬的样子。
- 词语结构
- 恭肃是由形容词“恭”和形容词“肃”组成的。
- 例句
- 1. 在庄严的国庆仪式上,人们的神情恭肃庄重。2. 老师严肃恭敬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的问题。3. 在工作中,我们要保持恭肃认真的态度。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恭肃”与“恭敬肃穆”联想,这两个词语都表示庄重、严肃的意思。可以通过反复阅读例句和相关故事来巩固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恭肃相近的成语,如“庄重”、“肃穆”等,以丰富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祖国母亲的生日上,我们都穿着整齐的衣服,举止恭肃。2. 初中生:参观纪念馆时,大家都保持恭肃的态度,表达对历史的敬意。3. 高中生:在模拟联合国大会上,代表们都以恭肃认真的态度发言,展现了自己的能力和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