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南方边远之地。 唐 顾况 《酬漳州张九使君》诗:“故人穷越徼,狂生起悲愁。” 唐 白居易 《与陆庶诏》:“卿望重周行,寄分越徼。”
- 基本含义
- 指超越常人,高出众人之上。
- 详细解释
- 越徼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越”和“徼”两个字组成。其中,“越”表示超过、超越,而“徼”表示众人、常人。合在一起就表示超越众人,高出众人之上。
- 使用场景
- 越徼一般用来形容某个人或某个事物在某个方面表现出超越常人的能力或成就。可以用于赞美某人的才能、智慧或成就,也可以用于形容某个事物的独特之处。
- 故事起源
- 《史记·项羽本纪》中有一段记载,项羽是中国战国时期的一位著名将领,他有一次率军攻打秦国,进入秦国境内时,看到一座高山,山上有一座徼台。项羽骑马登上徼台,放眼望去,觉得山下的士兵都变得很小,自己看上去就像站在天空之上一样。于是他兴奋地说:“我在这座徼台上,高出众人之上,真是越徼啊!”从此,“越徼”就成了形容超越常人的成语。
- 词语结构
- 成语“越徼”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 1. 他的音乐才华越徼,成为了一代宗师。2. 她的演讲水平越徼,赢得了全场观众的掌声。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越徼”与“超越众人,高出众人之上”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尝试将这个成语与一个高山上的人进行联想,想象自己站在山顶上,俯瞰众人,感受到自己的超越之处。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意义的成语,如“出类拔萃”、“超群绝伦”等,进一步丰富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画画技术真好,简直越徼!2. 初中生:他在数学竞赛中取得了全国第一名,真是越徼啊!3. 高中生:她的演讲水平越徼,比其他同学都厉害。4. 大学生:他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引起了很大的关注,真是越徼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