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3日(农历三月廿六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判书的词语解释
判书的意思
拼音:pàn shū    注音:ㄆㄢˋ ㄕㄨ
基本解释

契约;合同。《周礼·秋官·朝士》:“凡有责者,有判书以治则听。” 孔颖达 疏:“判,半分而合者,即质剂傅别分支合同,两家各得其一者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券者,束也。明白约束,以备情伪,字形半分,故 周 称判书。”

基本含义
判书是指审判人员所写的判决书,也泛指司法机关的文书。
详细解释
判书是指法官或审判人员根据案件事实和相关法律规定,经过审理后所写的判决书。判书通常包括对案件事实、证据、法律适用等方面的分析和裁决结果。这些判书具有权威性和法律效力,是司法机关对案件的最终裁决结果。
使用场景
判书一般用于法律领域,特别是涉及司法审判和法律诉讼的场景。在法庭上,法官会根据案件的事实和法律规定,撰写判书作为对案件的裁决结果进行公示。此外,判书也可以用于法律文书的撰写、法律研究等方面。
故事起源
判书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司法制度。在古代,判书是由法官亲自起草的,用于记录案件的审理过程和最终的判决结果。这些判书被视为司法权威的象征,代表了法官的公正和权威。
词语结构
判书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判”是动词,表示审判、裁决的意思;“书”是名词,表示文书、书籍的意思。
例句
1. 法官在庭审结束后,撰写了一份详细的判书。2. 这份判书公正、明确,得到了当事人的认可和尊重。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法律”、“裁决”等相关词语进行关联记忆。另外,可以将“判书”与“宣判”进行联系,宣判是指法官公开宣布判决结果的过程,两者有着密切的关系。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司法制度和法律文书的撰写规范。此外,也可以学习相关的法律术语和法律知识,以加深对判书成语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在班级会上宣读了一份判书,给每个同学做了公正的评价。2. 初中生:学校组织了一场模拟法庭活动,我扮演了法官,写了一份判书。3. 高中生:我在法律课上学习了判书的撰写方法,了解了司法裁决的过程。4. 大学生:在法学院学习期间,我阅读了许多真实的判书,深入了解了司法实践和法律原则。
(0)
诗文中出现“判书”的诗词

米元章书简帖赞

论书自晋始,盖因其风俗之清而流之于妍。

降而六代,又以其习尚之笃而溺之于专。

维唐设科,身判书言。

作成自初,欧褚争先,薛靓张颠,颜真迎便。

中世而后,虽经生楷隶,犹得以扬镳而鸣鞭。

五季日卑,吾宋兴焉。士以德进,舍艺之偏。

既窒其进取之涂,故世之以书名家者,皆不杂以人而纯乎天。

更八叶之豫丰,乃设学而详延。

有芾者出,集其大全。

盖繇羲献而来,溯崇观而前,或营萃以拔棘,或宫墙而及肩,或小醇而大疵,或舍正而取权。

六书之统,殆所谓芾之死不得其传也。

巘巘乔岳,洋洋大川,草木风云,波涛蛟鼋。

我系此评,其然岂然。较三十里,后八百年。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