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犹牲畜。《诗·小雅·瓠叶序》:“上弃礼而不能行,虽有牲牢饔餼,不肯用也。” 郑玄 笺:“牛羊豕为牲,繫养者曰牢。” 唐 杜甫 《有事于南郊赋》:“司门转致乎牲牢之繫,小胥专达乎悬位之使。” 金 元好问 《致乐堂记》:“故牲牢不加于菽水,三釜无羡乎万钟。” 清 昭槤 《啸亭续录·王文靖》:“公家训云:祭墓无以牲牢,惟以蔬果代之。”
- 基本含义
- 指被杀害的牲畜,比喻无辜受害或代人受罚。
- 详细解释
- 牲牢一词由两个字组成,牲指被宰杀的牲畜,牢指禁闭的地方。牲牢这个成语指的是被杀害的牲畜,比喻无辜受害或代人受罚。它常用来形容某个人或群体因无辜而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或惩罚。
- 使用场景
- 牲牢这个成语常常用在描述社会不公、个人冤屈或无辜受害的情境中。它可以用来表达对不公正待遇的不满或对冤情的同情。例如,在新闻报道中,可以用来描述某个被冤枉的人或群体的遭遇。
- 故事起源
- 《左传·襄公十五年》记载了一个关于牲牢的故事。故事中,晋国的公子重耳因为被人诬陷,被关押在一个牢房里。他的父亲晋襄公得知后,为了证明儿子的清白,亲自宰杀了一头牛,并把牛肉送到牢房里给公子重耳吃。公子重耳拒绝食用并将牛肉挂在牢门上,以此来表明自己的清白。后来,公子重耳获释并成为晋国的君主。这个故事成为了牲牢这个成语的来源。
- 词语结构
- 主语 + 谓语 + 宾语
- 例句
- 1. 他因为无辜被判刑,成了牲牢之灾。2. 这个案件中,受害者成为了牲牢,而真凶逍遥法外。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牲牢”这个成语与牛和牢房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一个被关在牢房里的牛,它无辜地受到了待遇不公的惩罚,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牲牢相关的成语,如“牢狱之灾”、“牢骚满腹”等,以扩展对这一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被冤枉了,他成了牲牢之灾。2. 初中生: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因为无辜而被关进了牢房,真是牲牢。3. 高中生:社会不公使得许多人成为了牲牢,我们应该努力改变这种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