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指为离任长官送行的属吏。《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终以致败” 裴松之 注引《世语》:“母以 经 典兵马而擅去,对送吏杖 经 五十。” 唐 王贞白 《送马明府归山》诗:“送吏各献酒,羣儿自担书。”
(2).指押送人犯的吏卒。《后汉书·第五种传》:“於是 斌 将侠客晨夜追 种 ,及之於 太原 ,遮险格杀送吏,因下马与 种 , 斌 自步从。”
- 基本含义
- 指送行时,官吏或朝廷派遣的人员送别。
- 详细解释
- 送吏是由“送”和“吏”两个词组成的成语。送,表示送别、送行;吏,古代官吏、朝廷派遣的人员。送吏的意思是指官吏或朝廷派遣的人员送别的意思。
- 使用场景
- 送吏常用于描述官员临走时,朝廷派遣的人员或其他官吏来送别的情景。也可以用于形容离别时的场景,表示亲切的送别。
- 故事起源
-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中记载了一个关于送吏的故事。故事讲述了汉朝时,平津侯主父列因为犯罪被判处死刑,他的朋友们纷纷前来送别。其中有一位名叫石之轩的朋友,因为害怕被牵连,没有前来送别。主父列临刑前,感叹道:“我宁愿有石之轩这样的朋友不来送我,也不要有石之轩这样的朋友来送我。”这个故事成为了送吏成语的来源。
- 词语结构
- 送吏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动词是“送”,宾语是“吏”。
- 例句
- 1. 他的朋友们纷纷前来送吏,场面十分感人。2. 明天我就要离开了,希望你能来送吏。3. 在古代,送吏是一种表示敬意和祝福的方式。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是一个官员,离开时朝廷派遣的人员来送别,表达了别离时的情感和祝福。
- 延伸学习
- 学习更多与送别相关的成语,如送往迎来、送故迎新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今天老师要走了,我们一起去送吏。2. 初中生:学校要组织一个欢送会,为即将离校的毕业生送吏。3. 高中生:在毕业典礼上,学生们为老师送吏,表达对老师的感谢和祝福。4. 大学生:毕业季,同学们相约去车站为即将离开的同学送吏。5. 成年人:朋友要去国外发展了,我们举行了一个简单的送吏仪式,祝福他一切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