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谓以身体力行为贵。《老子》“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汉 河上公 注:“知者贵行,不贵言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勤求》:“古人质正,贵行贱言,故为政者不尚文辨,修道者不崇辞説。” 明 宋濂 《故民匠提举司知事许府君墓志铭》:“为学贵行,不行而能言,虽如簇锦,将何施邪!”
敬称他人职业。《儒林外史》第五五回:“你既要做雅人,为什么还要做你这贵行?”
- 基本含义
- 指高尚的行为或品德。
- 详细解释
- 贵行是由“贵”和“行”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贵”指高尚、尊贵,“行”指行为、品行。贵行表示高尚的行为或品德,通常用来形容人的行为举止高尚、品德崇高。
- 使用场景
- 贵行常用于表扬、赞美或敬佩他人的高尚行为,可以用于各种场合,如演讲、写作、社交等。
- 故事起源
- 贵行的故事起源于《左传》中的一则故事。故事中,晋国的公子重耳因为受到父亲的厌恶而被迫流亡他国。在流亡期间,重耳遭到了许多艰难困苦,但他始终保持高尚的品德和行为。最终,重耳回到晋国,成为了晋文公,展示了他的高尚品德和贵行。
- 词语结构
- 贵行由两个汉字组成,形式为形容词+名词。
- 例句
- 1. 他的贵行令人敬佩。2. 他表现出了贵行的一面。3. 这位老师以其贵行赢得了学生的尊重。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贵行这个成语:将“贵”和“行”两个字单独记忆,然后联想到高尚的行为或品德。创造一个与贵行相关的故事,将故事中的高尚行为与贵行联系起来。
-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延伸学习贵行这个成语:深入了解《左传》中的故事,了解贵行的具体背景和涵义。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贵胄、贵人等,拓展对高尚行为和品德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老师教我们要有贵行,不欺负同学。初中生:我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贵行,影响和帮助更多的人。高中生:贵行是一个人真正的财富,不论在何时何地都应该坚持做一个有贵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