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陬月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山脉的形状,也可以用来形容其他陡峭、弯曲的事物。比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眉毛弯曲高耸,也可以用来形容一条道路的曲折崎岖。
- 例句
- 1. 这座山脉陬月峭壁,十分雄伟壮观。2. 他的眉毛陬月高耸,给人一种威严的感觉。
- 基本含义
- 形容山势陡峭,像弯曲的月牙。
- 基本解释
农历正月的别称。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岁时·正月》:“《山堂肆考》:正月曰孟阳、孟陬;又曰陬月。”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山脉地理,学习更多形容山势的成语,如“峻岭”、“峥嵘”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座山脉的形状像一道陬月。2. 初中生:他的眉毛陬月高耸,看起来很凶狠。3. 高中生:这条道路蜿蜒曲折,像一道陬月。
- 故事起源
- 陬月一词最早出现在《山海经》中,形容山势险峻,像弯曲的月牙一样。《山海经》是中国古代记载了许多山川、水域、地理地貌的文献,对于描述地理特征非常详细。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陬月的发音与陡峭的山脉形状联系起来,形象地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陬月的结构比较简单,由两个汉字组成,形容词+名词。
- 详细解释
- 陬月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山势陡峭、弯曲的样子。它比喻山势险峻,像弯曲的月牙一样。这个成语常用来描述山脉的形状或者形容险峻的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