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古代天子明堂之西向室。取西方总成万物而章明之之意。《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天子居总章左个。” 郑玄 注:“总章左个,大寝西堂南偏。”《吕氏春秋·孟秋》:“天子居总章左个。” 高诱 注:“总章,西向堂也。西方总成万物,章明之也,故曰总章。左个,南头室也。” 宋 范仲淹 《明堂赋》:“堂并包於五室,室辨正於五方,左青阳而右总章,面明堂而背北堂。”一说为明堂之别称。《尸子·君治》:“夫 黄帝 曰合宫, 有虞氏 曰总章, 殷 人曰阳馆, 周 人曰明堂,皆所以名休其善也。” 南朝 陈 徐陵 《与杨仆射书》:“六代之舞,陈於总章,九州之歌,登於司乐。” 唐 武则天 《唐明堂乐章·外办将出》:“总章陈昔典,衢室礼惟神。” 清 钱谦益 《竹溪草堂歌》:“九琮五玉森珪璋,佇候上帝开总章。”
(2).乐官名。《后汉书·献帝纪》:“八年冬,十月己巳,公卿初迎冬於北郊,总章始復备八佾舞。” 李贤 注:“总章,乐官名。” 北周 庾信 《华林园马射赋》:“总章协律,成均树羽。”
(3).古宫观名。 三国 魏明帝 青龙 三年建造。《三国志·魏志·明帝纪》:“是时( 青龙 三年),大治 洛阳宫 ,起 昭阳 、 太极殿 ,筑 总章观 。”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是年起 太极 诸殿,筑 总章观 ,高十餘丈,建翔凤於其上。”
- 基本含义
- 总章是指总纲、总要、总目,也可以指总的章节、总的事项等。
- 详细解释
- 总章是指一个事物的总体概括或总体要点。它可以表示一份文件、一项计划、一本书籍等的总纲或总要。总章也可以表示总体的章节或事项,包括一个计划、项目或方案的各个部分。总章通常用于指导和规范各个细节的执行。
- 使用场景
- 总章常常用于指导和规范各个细节的执行,特别是在组织、管理和规划方面。它可以用于描述一个计划、项目或方案的整体框架和目标。总章也可以用于指导一个团队或组织的各个部门或成员的工作,确保各个部分的协调和一致性。
- 故事起源
- 总章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书制度。在古代,官员或文书在起草文件时,会先写一个总纲或总要,用来概括文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这个总纲或总要被称为总章。随着时间的推移,总章这个词语逐渐演变为表示各种事物的总体概括或总体要点的成语。
- 词语结构
- 总章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固定的结构。
- 例句
- 1. 这个项目的总章已经制定好了,大家按照总章的要求进行工作。2. 请你在总章的指导下完成这个任务。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总章与总纲、总要等词语进行联想,以帮助记忆其基本含义。同时,可以将总章与管理、规划等相关的词语进行联系,以加深对其使用场景的理解。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总章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管理、规划等相关的成语,如总纲、总要、总目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给我们制定了一份总章,告诉我们这学期的学习目标。2. 初中生:在写作文之前,我会先写一个总章,把要表达的内容概括起来。3. 高中生:学校制定了一份总章,规定了学生的行为规范和学习要求。4. 大学生:在开始一个项目之前,我们会先制定一个总章,明确项目的目标和计划。5. 成年人:我在工作中经常使用总章,用来指导团队的工作和管理各个部门的工作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