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末科的词语解释
末科的意思
拼音:mò kē    注音:ㄇㄛˋ ㄎㄜ
使用场景
末科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某一方面的最后一次机会或最后一丝希望,多用于贬义。例如:“他已经连续落榜三次了,这次考试就是他的末科了。”意思是这次考试是他最后一次机会了。
例句
1. 他已经连续落榜三次了,这次考试就是他的末科了。2. 我已经努力了很久,希望这次能够不再是末科。
基本含义
指最后一科或最后一门学问,也泛指最后一点希望或最后一次机会。
基本解释

谓科举考试及第的最下等。《宋史·选举志三》:“ 神宗 朝,始立教养、选举宗子之法。保义至秉义,锁试则与京秩,在末科则升甲,取应不过量试注官,所以宠异同姓,不与寒畯等也。”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以及其他与考试相关的成语,如“金榜题名”、“落榜”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已经连续两次考试不及格了,这次考试就是我的末科了。2. 初中生:我已经努力学习了很久,希望这次考试不要成为我的末科。3. 高中生:这次高考是我最后一次机会,如果考不好就会成为我的末科。4. 大学生:我已经落榜两次了,这次考试就是我最后一次的末科了。
故事起源
末科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科举制度。在古代,科举考试是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而礼部试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科。由于礼部试的难度较大,很多人在这一科考试中失利,因此末科逐渐被用来形容最后一门学问或最后一次机会。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末科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参加了一场考试,最后一科是礼部试,如果考试不顺利,就会成为末科。
词语结构
末科是一个名词性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详细解释
末科是由“末”和“科”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在古代科举制度中,科举考试分为三科,即殿试、会试和礼部试。而末科指的就是最后一科,即礼部试。由于礼部试的难度较大,往往决定一个人是否能够考中进士,因此末科也被用来形容最后一门学问或最后一次机会。
(0)
诗文中出现“末科”的诗词

和楼大防韵

嗟余本何人,累然居海峤。

家世业为农,有田在岩窔。

春到耦妻耕,寒来从母漂。

屋角日诛茅,杖头时荷蓧。

迨冠知读书,聊为起家兆。

有琴既无弦,有剑亦无鞘。

侥倖厕末科,安敢缀天彯。

但期窃斗升,活此老与少。

岂谓暮年中,亦误蒙收召。

曾未著微劳,遽使登华要。

自度老无能,共知愚不肖。

纵未遭人非,难逃天日照。

傥不速休官,宁免渊明笑。

矫矫渊明贤,千载谁能绍。

瓶粟虽无储,风标松比峭。

诗篇虽不多,笔力天与妙。

顾余岂能诗,微吟蚯蚓窍。

可笑不自量,辄欲赓高调。

贰车真豪英,逸如千里骠。

又如礼乐器,肃然在宗庙。

有美颀而长,视容清且瞭。

自应辅明时,与国增光耀。

胡为佐一州,从容陪坐啸。

乘兴来湖山,欲看余把钓。

濯足玩水云,纵目观野烧。

喜余和陶作,举杯为余釂。

草具虽萧疏,亦复为余嚼。

余已学渊明,公方跂周召。

出处既不侔,无由远相叫。

愿公保令名,求贤行有诏。

(0)

归来

曾奏明光忝末科,青山回首已霜荷。

偷生甚愧秋胡妇,拊事总成春梦婆。

早慕功名成事少,晚谈空妙得心多。

斜阳一曲归牛背,笑杀南山白石歌。

(0)

次韵伯父工部见庆尘忝之什

江夏无双旧姓黄,末科容我出寒乡。

人间学子垂垂老,天上丹枝恰恰芳。

避地本安元结洞,拥书犹记赞公房。

岂知今世持衡者,不听更筹听织芒。

(0)

杂兴十二首·其一

生世六六载,始获玷末科

选官六六载,仕少閒日多。

逆旅脱兵火,专城免干戈。

中原久隔绝,忽焉得经过。

水涸梁山泊,淮流受黄河。

往者故已矣,方来将若何。

开岁七十一,聊拟自挽歌。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