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山腰。 唐 皮日休 《上真观》诗:“径盘在山肋,繚繚穷云端。”
- 基本含义
- 指山脉的脊梁,比喻重要的支撑或依靠。
- 详细解释
- 成语“山肋”源自于《左传·昭公十四年》:“臣闻之,脊梁者,人之所以直立行也。国之所以长久者,必有所以直立行也。”意为山脉是地势的主要特征,而一个国家要长久发展,必须有坚实的支撑。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一个事物或组织的核心或重要支撑部分,也可用于形容一个人的重要作用或地位。
- 故事起源
- 相传,古代有一位国君,他经常骑马游山,看到山脉如同大地的脊梁一样,坚实地支撑着大地。他意识到,一个国家要长久发展,也需要有坚实的支撑,就用“山肋”来比喻国家的重要支撑。
- 词语结构
- 主体部分是“山肋”,没有其他修饰成分。
- 例句
- 1. 这位科学家是我们研究团队的山肋,没有他的支持,我们的研究无法进行。2. 这个项目的成功离不开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他们是项目的山肋。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山肋”想象成山脉的形状,山脉是地势的主要特征,而“山肋”也是事物或组织的核心或重要支撑部分。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类似的成语,如“栋梁之材”、“基石”等,以加深对于重要支撑概念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山肋是山脉的重要部分。2. 初中生:这位老师是我们班级的山肋,没有他的支持,我们的学习无法顺利进行。3. 高中生:这本书是我们研究的山肋,没有它,我们的论文无法得到支持。4. 大学生:这位导师是我们研究团队的山肋,没有他的指导和帮助,我们的研究无法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