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用朱砂写的字。多用以书写道经、符箓等。 唐 卢纶 《题天华观》诗:“朱字灵书千万轴,苍髯道士两三人。”《宋史·礼志七》:“将行礼,然炬相属,又出朱字漆牌,遣执仗者传付山下。”
(2).指用朱砂书写的符咒。 唐 袁郊 《甘泽谣·圆观》:“﹝ 圆观 ﹞谓公曰:‘请假以符咒,遣某速生。’……顷之,亲族毕至,以枯鱼酒献於水滨, 李公 往为授朱字。”
- 基本含义
- 指红色的字或红色的印章。也用来形容文章或书法字迹红彤彤的。
- 详细解释
- 朱字来源于红色颜料的名称,因为红色在中国文化中有着吉祥和吸引力的象征,因此朱字常被用来形容红色的字迹或印章。同时,朱字也代表了文章或书法字迹红彤彤的美好。
- 使用场景
- 朱字常用于形容红色的字迹或印章,可以用于书法、文章、印章等相关的场景。同时,也可以用于形容文章或字迹红彤彤的美好。
- 故事起源
- 朱字最早出现在《诗经》中的《秦风·蒹葭》一诗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其中的“伊人”一词在古代常用朱字代替,表示红色的美好。后来,朱字逐渐成为形容红色的字迹或印章的代名词。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朱”和“字”两个字组成的固定搭配。
- 例句
- 1. 他的字写得红红的,真是朱字可喜。2. 这篇文章字迹红彤彤,真是一篇朱字之作。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红色相关的形象进行联想,如红色的字迹或印章,以及红彤彤的字迹,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红色相关的成语,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朱衣点头,白衣笑开”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用朱字写下了“爸爸妈妈”,他们看了都笑了。2. 初中生:这幅画用朱字勾勒出了夕阳下的美丽景色。3. 高中生:他的文章字迹红彤彤,真是一篇朱字之作。4. 大学生:我用朱字签名,给这份合同增添了庄重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