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缁侣的词语解释
缁侣的意思
拼音:zī lǚ    注音:ㄗㄧ ㄌㄩˇ
基本解释

僧侣。 唐 王维 《为舜闍黎谢御题大通大照和尚塔额表》:“緇侣胜缘,苍生厚幸。” 宋 秦观 《兴龙节疏》之二:“恭诣宝坊,广延緇侣,致上方香积之饌,开西土贝叶之文。” 清 唐孙华 《哭大兄允中》诗之三:“赤髭緇侣翻堪笑,奔走尘埃尽不如。”

基本含义
指黑色衣袍的朋友。形容志趣相投,情意相投的朋友。
详细解释
缁侣由“缁”和“侣”两个词组成。“缁”指黑色衣袍,“侣”指朋友。缁侣原本是指穿着黑色衣袍的朋友,后来引申为志趣相投,情意相投的朋友。
使用场景
缁侣一词常用于描述朋友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形容朋友之间情感深厚,志趣相投。
故事起源
缁侣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儒家学说。在古代,儒家弟子们多穿黑色衣袍,因此成为他们之间的共同象征。缁侣一词则用来形容志同道合的朋友,意味着彼此间有着相同的理想和追求。
词语结构
缁侣的成语结构为形容词+名词。
例句
1. 他们两个是真正的缁侣,从小一起读书,一起奋斗,一起进步。2. 在困难的时候,真正的缁侣会伸出援助之手,给予帮助和支持。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穿着黑色衣袍的朋友们在一起,互相交流和分享彼此的心得。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例如“知己”、“莘莘学子”等等,来拓宽对朋友关系和学习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和我的好朋友是缁侣,我们一起上学,一起玩耍。2. 初中生:他们俩是真正的缁侣,经常一起学习,一起交流。3. 高中生:在高中,我们是一群志同道合的缁侣,共同努力,共同进步。4. 大学生:大学里,我遇到了很多缁侣,我们一起参加社团活动,一起探讨学术问题。5. 成年人:我和我的朋友们是多年的缁侣,我们一起经历了很多事情,彼此之间信任和支持。
(0)
诗文中出现“缁侣”的诗词

西湖寺

旧闻宣律师,戒行极精苦。

眉毫出宝珠,锡杖解斗虎。

登坛三十年,布萨度缁侣

故物今馀何,石像暴风雨。

(0)

游峨嵋

楚客求丹梯,溯流三峡踰五溪。

浙僧访佛祖,一锡凌空向西土。

江左儒生寻谪仙,相逢共上峨嵋巅。

峨嵋山高气磅礴,万朵莲开青插天。

天高地远望无极,海东日出扶桑赤。

气冲衲衣举,光摇角巾明。

眼底汪洋巨鳌动,耳边髣髴天鸡鸣。

龙宫对月窟,曾闻谪仙游。

霞光凝不散,履迹今尚留。

千崖崩摧势欲堕,羽流缁侣参差坐。

七宝岩留供佛灯,万松灶起烧火风,霆荡潏云树模糊。

虎豹接迹,猿猱斗呼。

星汉当头手可摘,灵芝甘露无时无。

云漏日兮光一线,金莲白象兮纷纷而来见。

万籁动兮天乐和,仙之人兮夜经过。

忽神惊而目眩,岂事幻而说颇。

睹谪仙而无有,杳凤管与鸾车。

尘心未断怀乡土,青鞋复踏来时路。

行行回首语青山,石室无锁门无关,重来有日当跻攀。

肯效趑趄嗫嚅徼名势,坐令尘土凋朱颜。

(0)

听琴赠远师

世人倾耳听繁音,太音古淡难为听。

有如广庭题旌夏,或者惊遁疑有神。

当时舜床调五弦,薰风煽物无穷人。

若言造化不爱玩,安得感君回阳春。

遗音相继嗣者谁,穷山缁侣黄冠师。

非干此意乐穷静,世路自与相参差。

我今试听清风操,野鹤孤猿对残照。

琅琊山下醉翁吟,分明拨向琴中调。

人言大弦如玉温,小弦廉折亮以清。

春秋自是隔寒暑,天地不得令偕行。

岂如七弦转十指,劲节谐音同到耳。

乃知造化在指端,岂但高山与流水。

道人不肯长怀珍,亦曾挟艺游车尘。

高门八字惊未见,脱赠往往捐千纯。

如今飘泊困长路,更觉世味难将迎。

应将感怆赴琴曲,一听万虑罗心兵。

道人勿苦生冰炭,古道须信非人情。

哀音果要洗俗耳,更去娇弦三两声。

(0)

天台梵才师长吉在都数以诗笔见授因答以转句·其七

比来缁侣颇言文,局促啁啾宁足论。

私地蛙鸣徒聒耳,长沙国小仅回身。

(0)

哭灵一上人

一公何不住,空有远公名。

共说岑山路,今时不可行。

旧房松更老,新塔草初生。

经论传缁侣,文章遍墨卿。

禅林枝干折,法宇栋梁倾。

谁复修僧史,应知传已成。

(0)

题五龙山房图

剡中东南奇,若人缁侣胜。

一住忽十年,禅房得深静。

高扉敞重崖,修桥入危磴。

林端识名香,水际闻清磬。

微茫度云壑,掩映披华径。

长松支遁吟,盘石昙猷定。

别来几梦思,游尘生麈柄。

晨窗对新图,萧条发孤咏。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