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别室;离宫。《孟子·万章下》:“ 舜 尚见帝,帝馆甥於贰室。” 赵岐 注:“副宫也。”
(2).借指女婿在女家的居室。 明 张来仪 《敕赐滁阳王庙碑》:“惟我皇上,奋布衣,提一剑而起,外无尺土一民之助,而王能脱危难,识潜微,纳于贰室,授以兵柄,慨然不少吝惜。” 清 黄宗羲 《外舅广西按察使六桐叶公改葬墓志铭》:“余在公贰室,数与公争论。”
(3).侧室,妾。 元 郑禧 《春梦录》:“独令乳母来观,且逑女喜之意,欲虽居贰室,亦不辞也。” 明 吴承恩 《封通议大夫太常寺卿双松丁公墓志铭》:“次即 士良 ,太学生,贰室 朱 出也。”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心不定,反复无常,不可信任。
- 详细解释
- 贰室是由汉字“贰”和“室”组成的成语。贰表示“二”,室表示“房间”。贰室原指两个房间,后来引申为心思不定,变化无常的意思。形容一个人的心思犹如两个房间一样,时而进入一个房间,时而进入另一个房间,不断变换,不可捉摸。
- 使用场景
- 贰室一词常用于形容人的心思不定,反复无常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在做决定时犹豫不决,或者在行动上反复无常,不可靠的情况。
- 故事起源
- 关于贰室的故事并不多见,但可以从成语的字面意思推测出它的起源。由于贰室的字面意思是两个房间,可想象一个人在两个房间之间徘徊不定,无法决定要进入哪个房间。这种犹豫不决、心思不定的情况,被形容为贰室。
- 词语结构
- 贰室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 1. 他的态度贰室,说话从来都不靠谱。2. 这个人贰室的性格让人无法预测他的行为。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贰室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两个房间之间来回走动,犹豫不决,心思不定的样子。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贰室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学习更多与心思、变化无常相关的成语,如心如止水、变幻莫测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想法像贰室一样,一会儿想吃巧克力,一会儿又想吃蛋糕。2. 初中生:她的情绪贰室,一会儿高兴得像飞起来一样,一会儿又生气得像要爆炸一样。3. 高中生:这个政治家的立场贰室,一会儿支持这个政策,一会儿又反对同样的政策。希望这个关于“贰室”的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