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古城名。在今 江苏 镇江市 。公元209年, 孙权 把首府自 吴 ( 苏州 )迁此,称为 京城 。公元211年迁治 建业 后,改称 京口镇 。 东晋 、 南朝 时称 京口城 。为古代 长江 下游的军事重镇。《宋书·武帝纪上》:“公大喜,逕至 京口 ,众乃大安。” 清 吴伟业 《送周子俶》诗:“ 京口 正用兵,仓皇过 瓜步 。”
- 基本含义
- 指言辞严峻,态度严厉,不容违抗的样子。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言辞严厉、态度坚决。
- 详细解释
- 京口是指江苏省扬州市的别称,因为扬州市位于京口,所以被称为京口。这个成语的意思来源于扬州市的京口,古时候京口是一个重要的军事要塞,守备森严,言辞严厉,不容违抗。因此,成语“京口”用来形容言辞严峻、态度严厉,不容违抗的样子。
-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言辞严厉、态度坚决,通常用于贬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它来形容某人在争论或辩论时态度强硬、不容置疑。
- 故事起源
- 关于“京口”的具体故事起源并不清楚,但它与扬州市的历史有关。扬州市位于长江边,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要的军事要塞。在古代,扬州市的京口地区是军队驻扎的重要地方,因此京口成为了一个严厉、坚决的象征。
- 词语结构
- 京口属于形容词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 1. 他说话的口气像京口一样严厉,让人不敢违抗。2. 这位老师对学生要求很严格,总是像京口一样严肃。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扬州市的历史和京口的军事要塞地位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想象一个严厉、坚决的守卫在京口,不容违抗,这样就可以记住“京口”的意思。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扬州市的历史和文化,可以阅读相关的书籍或者进行深入的研究。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老师的声音像京口一样严厉,让我害怕。2. 小学生:他对别人的错误总是像京口一样严肃批评。3. 中学生:老师的教育方式很像京口,言辞严厉但是有力。4. 高中生:老师的课堂管理像京口一样严格,不容许任何违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