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三儒常用于形容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也可以用来形容三位具有高尚品质和学识的人。
- 例句
- 1. 学问渊博、品德高尚的他被誉为当代的三儒之一。2. 这个学校培养出了许多有志向、有才华的三儒。
- 基本含义
- 指三位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即孔子、孟子和荀子。
- 基本解释
指 汉 代的 董仲舒 、 公孙弘 、 儿宽 。《汉书·循吏传序》:“唯 江都 相 董仲舒 、内史 公孙弘 、 儿宽 ,居官可纪。三人皆儒者,通於世务,明习文法,以经术润饰吏事。”一说,指 汉 代的 董仲舒 、 刘向 、 扬雄 。见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名臣下·三名儒》。
- 延伸学习
- 可以深入学习儒家学派的思想和其他重要的儒家经典著作,如《论语》、《孟子》和《荀子》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希望将来成为像孔子、孟子和荀子一样的三儒。2. 初中生:三儒的思想对于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学识很有帮助。3. 高中生:我们应该学习三儒的精神,追求卓越和高尚的人生追求。4. 大学生:三儒的思想对于解决现代社会问题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 故事起源
- 三儒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书·艺文志》中,用来形容儒家学派的三位代表人物。后来,这个词逐渐被广泛使用。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孔子、孟子和荀子的形象,结合他们的思想和贡献来记忆这个成语。
- 词语结构
- 三儒是由两个字组成的词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 详细解释
- 三儒是指孔子、孟子和荀子,他们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奠基人,强调人伦道德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孟子是孔子的学生,他进一步发展了儒家思想,强调人性本善和仁义道德;荀子是儒家学派的后继者,他注重礼仪和教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