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蚱蜢 zhàměng
(1) [grasshopper] 别名“蚂蚱”,为蝗科昆虫稻蝗( Oxya chinensis Thunb ),是害虫,吃稻叶等
蚱蜢,草上虫也。——《六书正伪》
(2) 又如:蚱虫(即蚱蜢);蚱蜢竹(竹的一种)
- 英文翻译
1.grasshopper; locust
- 详细解释
(1).蝗属农业害虫。形似蝗而略小,头呈三角形,善跳跃,常生活在田陇间,吃食稻叶。 宋 杨万里 《题山庄草虫扇》诗:“风生蚱蜢怒鬚头,紈扇团圆璧月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二回:“这一打开,里面跳出了无数的蚱蜢来。” 王统照 《沉船》:“沿山小径,全是荦确碎石与丛生的青莎,有许多灰黑点的蚱蜢跳来跳去,因为天旱,这些小动物便日加繁殖。”
(2).船名。极其小而灵便。 明 唐寅 《桃花庵与祝允明黄云沉周同赋》诗之三:“寄情聊蚱蜢,随手奏觥船。” 清 曹寅 《岸上水牯》诗:“平滩无蚱蜢,烟火足黄昏。” 清 周亮工 《桐江阻涨》诗:“笭箵暮集喧如市,蚱蜢朝吹乱若云。”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行动敏捷,跳跃力强。
- 使用场景
- 蚱蜢这个成语常用于夸奖或描述人在运动、舞蹈、体育比赛等方面表现出色,或者形容人在某个特定环境下的行动敏捷。
- 故事起源
- 蚱蜢是一种能够跳跃很远距离的昆虫,因此在古代成语中被用来比喻人的行动敏捷。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荀子·劝学》一书中,其中有一句话写道:“蚱蜢能跳百倍之高,鸟能飞百里之遥。”这句话用来比喻人的行动能力。
- 词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蚱”和“蜢”。
- 例句
- 1. 他在篮球场上像蚱蜢一样跳得高。2. 她的舞蹈动作像蚱蜢一样灵活。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蚱蜢的形象与人的行动敏捷能力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一个蚱蜢在草地上跳跃的场景,将其与人的行动敏捷能力联想在一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了解其他与行动能力相关的成语,如“如履薄冰”、“步履维艰”等,可以帮助扩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操场上跑步像蚱蜢一样快。2. 初中生:他的篮球技术很高超,像蚱蜢一样跳得高。3. 高中生:她的舞蹈动作像蚱蜢一样灵活优美。4. 大学生:他在足球比赛中的速度和反应能力让人想起蚱蜢。5. 成年人:他的行动如蚱蜢般灵活,总是能迅速适应各种环境。希望这个学习指南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并记忆“蚱蜢”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