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隋 王通 《中说·事君》:“子游 河间 之渚,河上丈人曰:‘何居乎斯人也?心若醉六经,目若营四海。’”后以“醉经”指潜心经学。 宋 胡錡 《耕禄藳·拟米秫除祭酒诰》:“盖桥门冠带之地,必资醉经鉅贤而为之长。”
- 基本含义
- 形容读书痴迷到无法自拔的状态。
- 详细解释
- 醉经一词源于古代的故事。相传,唐代文学家韩愈在一次宴会上,与友人喝酒聊天,酒后不省人事,但仍然有意识地背诵经书。这个故事流传开来,人们就用“醉经”来形容读书痴迷到极致的状态。
- 使用场景
- 醉经一词通常用于形容人们对某种事物或领域的痴迷程度非常高,无法自拔的状态。可以用来形容对学习、工作、艺术等方面的热情和投入。
- 故事起源
- 醉经的故事起源于唐代文学家韩愈。
- 词语结构
- 醉经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醉”表示喝酒过量,陷入迷醉状态,“经”表示经书,指佛经、儒家经典等。
- 例句
- 1. 他对音乐如此痴迷,每天都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简直是醉经一般。2. 那位画家对绘画的热情如火如荼,每天都沉浸在创作中,仿佛醉经了一样。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喝醉后,却还在坚持读经书,这样的场景会比较鲜明,有助于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韩愈的文学作品和他的思想。同时,也可以深入研究其他与学习、热情等相关的成语,扩大自己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对阅读如此痴迷,每天都像醉经一样,读书的时候完全忘记了周围的一切。2. 初中生:他对足球的热情非常高涨,每天都像醉经一样,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和比赛中。3. 高中生:我对写作有着极高的热情,每天都像醉经一样,灵感涌现,无法自拔。4. 大学生:他对科学研究非常痴迷,每天都像醉经一样,忘记了时间,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实验和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