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亦作“ 碧瓐 ”。美玉名。《淮南子·氾论训》:“故剑工惑剑之似莫邪者,唯 欧冶 能名其种;玉工眩玉之似碧卢者,唯 猗顿 不失其情。” 俞樾 《诸子平议·淮南子三》:“‘剑工惑剑之似莫邪者’,莫邪是良剑之名,则碧卢亦必是美玉之名……莫邪、碧卢是喻君子,非喻小人。”《丹铅总录》引 三国 吴 秦菁 《秦子》:“无盛之巵,虽赤琼碧瓐无贵也。”
- 基本含义
- 指绿色的葫芦,比喻妖怪、邪恶之物。
- 详细解释
- 碧卢是由“碧”和“卢”两个字组成的,其中,“碧”指的是绿色,常用来形容葫芦的颜色。“卢”原指古代的一种木制容器,后来泛指容器。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绿色的葫芦,但在古代文学中,它也常常用来比喻妖怪、邪恶之物。
-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妖怪、邪恶之物,比如在描述故事中的妖怪时可以使用它。此外,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些人的行为或品质是邪恶的。
- 故事起源
- 《庄子·逍遥游》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在山上捡到一个绿色的葫芦,但在打开葫芦时,却发现里面是一个妖怪。这个故事中的葫芦就被形容为“碧卢”,意味着邪恶的东西隐藏在美丽的外表之下。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字组成,形容词+名词。
- 例句
- 1. 他的心思像碧卢一样阴险。2. 这个角色的形象就像一个碧卢,看似美丽却隐藏着邪恶。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绿色葫芦的形象联系起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绿色的葫芦,但当你打开它时,却发现里面是一个恶毒的妖怪,这样可以帮助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中关于妖怪的故事,以及其他类似的成语,如“美人痣”、“金玉满堂”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书中读到了一个关于碧卢的故事。2. 初中生:他的外表看起来很美,但内心却像一个碧卢。3. 高中生:这个人的行为就像一个碧卢,表面上看起来友善,实际上却心机深重。4. 大学生:他的言行举止都像一个碧卢,让人难以捉摸他的真实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