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指 广成子 。古代传说, 广成子 居 崆峒山 , 黄帝 曾往问道,故称。事见《庄子·在宥》。 唐 皎然 《苕溪草堂新营因纪其事四十三韵》:“先民 崆峒子 ,沦景事金液。”
- 基本含义
- 指高山峻岭,也用来形容人的品质高尚或学问深厚。
- 详细解释
- 崆峒子是由“崆峒”和“子”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崆峒”指的是山名,意为高山峻岭;“子”则是后缀,表示某种称谓或身份。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指高山峻岭或者用来形容人的品质高尚或学问深厚。
-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品质高尚,表示对某人的赞美和敬佩。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学问深厚,表示对某人的学术造诣的赞扬。
- 故事起源
- 崆峒子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山岳文化。崆峒山是中国山西省临汾市的一座著名山峰,被誉为“华夏第一峰”。古代有一位名叫崆峒子的人,他在崆峒山修行学习,凭借着对道德修养和学问的追求,成为了一位品德高尚、学问深厚的人。因此,人们用“崆峒子”来形容品质高尚或学问深厚的人。
- 词语结构
- 崆峒子的结构是“名词 + 子”形式的成语,其中“崆峒”作为名词,表示高山峻岭;而“子”则表示某种称谓或身份。
- 例句
- 1. 他的品质高尚,真可以说是一个崆峒子。2. 这位教授的学问真是深厚,堪称崆峒子。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站在崆峒山上,远眺着高山峻岭,感受到它们的雄伟和壮丽,然后将这种景象与品质高尚或学问深厚的人联系起来,帮助记忆成语的意义。
- 延伸学习
- 如果对崆峒山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它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等方面的知识。此外,也可以了解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高山流水”、“学富五车”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崆峒子是一个很厉害的人,他的学问超级深厚。2. 初中生:他的品质真的很高尚,可以说是一个崆峒子。3. 高中生:这位教授的学问真是厉害,可以称得上是崆峒子了。4. 大学生:他不仅学问深厚,而且品质高尚,真是一位崆峒子级别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