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 yǎng yīn jiǔ gāo ㄧㄤˇ ㄧㄣ ㄐㄧㄨˇ ㄍㄠ
养音九皋(養音九臯)
比喻贤才隐居修德。语出《诗·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南朝 宋 王韶之 《赠潘综吴逵举孝廉》诗:“育翮幽林,养音九皋。”
- 基本含义
- 指修养音德,养育声音之美好。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声音优美,悦耳动听,修养良好。
- 故事起源
- 《诗经·小雅·鸿雁》中有句“瞻彼淇澳,言采其蕨。未见君子,憔悴如也。”其中“淇澳”指的是楚国的淇水之滨,而“采其蕨”则是指采摘蕨类植物。根据古代的习俗,有人在淇澳的九个高大楼阁上养了很多鸿雁,这些鸿雁的叫声非常悦耳动听,使人陶醉其中。后来,人们用“养音九皋”来比喻修养音德,培养自己的声音之美好。
- 词语结构
- 动宾结构。
- 例句
- 1. 她的歌声如同养音九皋,让人陶醉其中。2. 他的演讲声音悦耳动听,真是养音九皋。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养音九皋”与养育音德、修养声音的美好联系起来,形成联想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音德的修养方法,如吟诗作赋、学习音乐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听老师讲故事,老师的声音就像养音九皋一样美妙。2. 初中生:我希望能够通过学习音乐,养音九皋,让自己的声音更悦耳动听。3. 高中生:他的演讲声音优美动听,真是养音九皋的表现。4. 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我要努力修养自己的音德,让自己的声音像养音九皋一样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