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上九节的词语解释
上九节的意思
拼音:shàng jiǔ jié    
基本解释

 上九节是夹金山藏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九,藏族同胞要在夹金山下举行各种灯会,表演舞狮,舞龙等传统节目。届时,人们从四面八方的山沟里来到聚会地,沿途走一路跳一路。在节日的跳锅庄舞之中,演出一般有龙灯,牛灯和狮灯。牛灯名曰二郎放牛——两个头戴面具的小伙子赶着一个装扮的牛灯,一面嬉戏逗趣,一面用嘉绒藏语唱民歌。“二郎” 是耕田种地的牛郎。

上九节里还有类似杂技的表演,如“狮过独木”、“空中取宝”、“二郎担山赶太阳”、“天鹅孵蛋”等。“天鹅孵蛋”以四张大方桌重叠,其上方直立一卷晒席筒,上筒口置大簸箕、头戴面具的表演者翻上重叠的方桌,从晒席筒下口入,手脚向上壁行,由上口头顶簸箕出,又将簸箕置于脚下,表演者在簸箕里作手倒立基本动作,进行“天鹅孵蛋”的精彩表演。

上九节作为夹金山地区重大节日,藏族民众以歌舞的形式表现了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和新生事物的态度,因此在上九节中,近年来熔铸进迪斯科、流行歌曲演唱等新型内容,并且慢慢发展成为夹金山地区藏族人们的文艺庆典日了。

详细解释


 资料

■ 节日时段

每年农历下月初九举行

■ 盛行地区

四川宝兴县

■ 节日来源

又称看花节,是夹金山藏族的传统节日,

■ 庆祝方式

是日,人们汇集到山下,举办灯会和表演狮舞等,尽情欢舞高歌。夜晚,举行 别具一格的男女对垒摔跤,结果常常是男败女胜,引起哄堂大笑,将节日活动 推向高潮。

来历

在我国多数地方,农历正月初九,远不及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热闹。唯独夹金山下的硗碛藏乡,此时正拉开节日的帷幕,把节日的盛况推向高潮。

这就是硗碛藏家的“上九节”。

传说盘古开天地,农历正月开始创造万物:初一造鸡、初二造狗、初三造猪、初四造羊、初五造牛、初六造马、初七造人、初八造谷、初九造天、初十造地。人们认为万事万物是天帝对人间的恩赐,天在藏胞的心目中极其神圣,至高无上。为表达对天的敬仰,硗碛藏家便把农历正月初九称为“上九”而作为自己的节日,以迎接万物萌生,庆贺去年丰收,祝愿新年吉祥。

传说

传说宝兴硗碛藏族乡很久以前是一遍汪洋,藏民祖先们居住在高山腰一带,大海之中有一条巨大的黑蟒蛇专吃海里的生物,并翻起巨浪伤及无辜藏民,直到有一天黑蟒蛇吃完了海的所有生物后把目标盯向了岸上的人类,经常有藏民葬身蛇腹,藏民们人心惶惶,只得祈求上天解救。

正月初九这一天,上天派了一只神鸟(嘉穷)去降服黑蟒蛇,这只神鸟非常勇敢,经过若干回合的殊死搏斗终于降服了黑蟒蛇,解救了黎民百姓。从此藏民们把这只鸟奉为了神。

每年正月初九硗碛五寨的藏民们都要纪念神鸟,人们从四面八方汇集到一起载歌载舞,藏族小伙子为了展现神鸟的勇敢,摆起了舞台,以斗筐代表天空,晒席代表蟒蛇,方桌代表大海,小伙子们在舞台上象神鸟一样勇敢地与蟒蛇搏斗,最终降服了黑蟒蛇夺到了宝物,藏族姑娘们在舞台下为小伙子们鼓劲加油,同时暗暗寻找意中人,看谁最勇敢,看谁最聪明,这项传统体育活动就一直代代相传至今。

习俗

每年农历正月初九这天,硗碛藏家的座座山寨张灯结彩,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当雪山之巅红日东升时,男女老少身 着节日盛装,满面春风地走出村寨,敲锣打鼓,结队而行。走在队伍前面的是龙灯、牛灯和狮子灯,色彩斑斓的藏家服饰使人流成为绚丽的“彩带”。“彩带”飘处,寨楼的主人打开锅庄庄房,摆出早已备好的烟、茶、糖、水果,站在大门口迎接。龙灯、牛灯和狮子灯先叩头礼拜,客主相互拱手道喜。“笑和尚”。在主人家门上挂起一道红彩,预示新的一年开门红,新的一年大吉大利,然后领着龙灯、牛灯和狮子灯翩翩起舞。热闹一番后,主人也汇入满面春风的队伍,大家又走向另一家寨楼。

中午,艳阳把金辉洒遍藏乡的山山水水,西面八方的人流涌汇金顶——硗碛藏家的象征。“金顶”下面的硗碛街上锣鼓喧天,能歌善舞的硗碛藏胞手拉手,里三层、外三层的围成圈子,跳起欢乐的锅庄舞。各路演出队开始了别开生面的传统节目表演。

“二龙戏珠”——两条鳞甲金黄的巨龙在人们的手上紧跟一颗硕大的宝珠起伏翻腾,似两道彩虹飞舞;

“二郎放牛”——两名头戴面具的后生赶着一头牛灯,一边与牛灯嬉戏逗趣,一边用藏语唱起传统民歌;

“狮过独木”——狮子灯由笑头和尚带领,在一座高高的“独木桥”上一边走,一边进行各种杂技表演;

“天鹅孵蛋”——四张大方桌重叠,其中矗立一卷放着簸箕的晒席筒,头戴面具的表演者翻上重叠的方桌,从晒席筒下端进入,从上端顶簸箕而出,再把簸箕置于脚下,然后在簸箕中进行“天鹅孵蛋”的精彩表演。

“空中取宝”----在一株高大的树尖上悬挂着一串鞭炮,头戴面具的“演员”们层层 搭起人梯,直至站在最上面的用火点燃鞭炮。 那高超的技艺,机灵的动作,惊险的表演,使观众时而心胸紧收,时而开怀畅欢,人群中常爆发出阵阵热烈的掌声。

节目活动还有篮球赛、拔河、赛马、 文艺演出等等。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既具有民族传统特点,又颇富现代文明色彩,令人赏心悦耳,目不暇接。

当晚霞消失,夜空繁星点点时,硗碛藏乡灯火辉煌,座座寨楼传来阵阵歌声,寨楼的锅庄房中,火塘熊熊,藏胞放开了清亮的歌喉,踏着歌声的节奏,小伙子和姑娘们情不自禁围着火塘跳起了欢乐的锅庄,孩子在其间穿梭追逐;老人们坐在旁边,品味着清香的奶茶和醇甜的美酒,尽情享受人间的天伦之乐。整个硗碛藏乡沉浸在节日的幸福之中,直至翌日启明星从东方升起。

发展

“上九节”是宝兴县硗碛乡少数民族极具本民族浓郁特色的传统节日,翩翩起舞的游行队伍,形式多样的藏乡歌舞,惊心动魄的技艺展示,赏心悦目的文体表演是其主要表现形式,是研究硗碛少数民族历史的重要依据。

“夷基(藏语语气词)!藏家多少情,杯中就有多少酒。喝下三杯甘甜的美酒才是好朋友……”酒杯盛满藏家人的热情,祝酒歌透出藏家人的奔放。

三杯“进门酒”,香酥的烤羊肉,不分男女,不论老少,大家一起围火而舞……走进硗碛乡,记者多次感受了硗碛藏家人的热情豪爽。

2006年10月,四川省第五届少数民族艺术节在乐山开幕。10月23日下午,民俗民间艺术巡游走上街头,许多观众被硗碛藏族锅庄表演队员抢入队伍“筛糠”(游戏),在观众被反复的抛起、放下中,硗碛藏族锅庄在艺术节巡游表演中掀起了一个个高潮,笑声鼎沸。藏族同胞的奔放点燃了数以万计的围观群众的热情,追随硗碛锅庄的群众不断增加,形成了一股火热的人流。

“雅安的藏族同胞是艺术节上最开心的客人,他们每时每刻都在唱歌跳舞,每天都充满了激情。我们也受到感染,这两天心情特别的好。”艺术节上接待雅安代表团的宾馆服务员说。

艺术节上,硗碛藏族同胞给艺术节参演人员和乐山市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上九节’更好耍,大家唱歌、跳锅庄,整整一天一夜,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硗碛藏族歌手能卡中说。

“上九节”是硗碛藏族的传统佳节,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九,也就是藏家的新年。每年的这一天,宝兴县硗碛乡的山寨张灯结彩,一大早,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的盛装,敲锣打鼓,结队走出村寨。在队伍前面必是龙灯、牛灯和狮子灯,后面则跟着翩翩起舞的藏家人。还没有加入到队伍中的其它寨楼主人,也会早早地打开锅庄房,摆出备好的烟、茶、糖、水果,站在大门口迎接祝福。

队伍每到一个新的寨楼前都要停下来,队伍前面的龙灯、牛灯和狮子灯先叩头礼拜,客主相互拱手道喜,舞灯的“笑和尚”在主人家门上挂上一道红彩,预示新的一年开门红,新的一年大吉大利,龙灯、牛灯和狮子灯也随即起舞。热闹一番之后,主人也汇入队伍,走向另一寨楼。

中午,藏族同胞渐渐聚拢,此时的硗碛街上锣鼓喧天,能歌善舞的藏族同胞手拉着手,里三层外三层地围成圈子,跳起欢乐的锅庄。之后,各路演出队便陆续展开二龙戏珠、二郎放牛、狮过独木、天鹅孵蛋、空中取宝等传统的节目表演。

“上九节”的晚上,是硗碛藏族的狂欢节,此时的藏家灯火辉煌,藏族同胞端起蜂蜜酒,唱着祝酒歌相互祝福,座座藏家寨楼歌声嘹亮、火塘熊熊,踏着欢快的歌声,姑娘小伙们围着火塘跳起欢乐的锅庄。而老人们则坐在一旁,品味香浓的奶茶,畅饮甘醇的美酒,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在硗碛,“上九节”是每年最热闹、最喜庆的节日。如果游客在这天到硗碛过藏家新年,喝了当地藏民奉上的蜂蜜酒,围着硗碛锅庄,即使不会舞蹈的游客,也会被节日的气氛感染,按捺不住心中的热情,不管认识不认识,也不管男女老少,都会不由自主地加入硗碛锅庄群歌群舞的行列,自然畅快地喝酒,纵情忘我地舞蹈……

“上九节”起源于藏传佛教。传说盘古开天地,农历正月开始创造万物:初一造鸡、初二造狗、初三造猪、初四造牛、初七造人、初八造谷、初九造天、初十造地。藏族先民认为万事万物是天帝对人间的恩赐,天在藏民的心中极其神圣,至高无上。为了表达对天的敬仰,硗碛藏家人把农历正月初九称为“上九”,作为自己的节日。以迎接万物萌生,庆贺去年丰收,祝愿新年吉祥。

据史料记载,硗碛藏族最早由北方的游牧民族迁徙而来,随着人类文明不断发展进步,受藏、羌、汉文化影响,藏、羌、汉文明不断融合,形成了特有的硗碛藏族文明,虽有语言但无文字。

“‘上九节’不仅是研究硗碛少数民族历史的重要依据,其丰富的内容、独特的民族风情,也是雅安旅游文化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雅安市文化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局副局长李蓉说。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保护民族文化、保护滋养民族文化的土壤,2006年9月,硗碛藏族乡的“上九节”已被正式列入雅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有关部门正在重新收集、整理“上九节”档案,以进一步发展和传承这一特有的民族文化。

基本含义
形容人或物品的品质、能力等在众多人或物中排名第一。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物在某一方面表现出色、出众,超过其他人或物。可以用于赞美、夸奖某人或某物的能力、品质等。
故事起源
关于“上九节”的具体故事起源尚无确凿记载,但成语的意义与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有关。在古代,科举制度是选拔人才的一种考试制度,分为九等,九等中的第一等被称为“上九”。因此,“上九节”可能源自古代科举制度中对于成绩最好的人的称呼。
词语结构
成语“上九节”是一个由三个汉字组成的固定结构的成语。
例句
1. 他在班级里的学习成绩上九节,是同学们的榜样。2. 这部电影的口碑很好,被评为今年上九节的佳作。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科举制度相关的记忆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在九个等级中排名第一,他的品质和能力都是最高的,因此被称为“上九节”。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以及其他与成语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班级里的作文比赛中得到了第一名,老师夸奖我是上九节。2. 初中生:我们班的篮球队在校运动会上夺冠了,我们是上九节的。3. 高中生:我在全市的英语竞赛中获得了第一名,被评为上九节的优秀学生。4. 大学生:我们学校的科研团队在国际会议上发表的论文得到了最高奖项,我们是上九节的科研团队。
(0)
诗文中出现“上九节”的诗词

盛夏东轩偶成五首·其五

涧蒲上九节,不受尘土姿。

清泉自澡洁,白石相因依。

种蕉水中央,佳处略似之。

谁能后彫赏,惟有岁寒知。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