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 zì qǔ miè wáng ㄗㄧˋ ㄑㄩˇ ㄇㄧㄝ ˋ ㄨㄤˊ
自取灭亡
◎ 自取灭亡 zìqǔ-mièwáng
[court destruction;bring destruction to oneself;take the road to one‘s doom;court one‘s own ruin] 自己招致灭亡
- 基本含义
- 自己找死,自己招致灭亡。
- 使用场景
- 用于形容那些自作自受、自毁前程的人们。
- 故事起源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战国时期,赵国的平原君虞卿因为害怕韩国和魏国的联盟,便趁机向魏国进言,建议魏国先攻击韩国,以削弱韩国的实力。然而,魏国并没有听从他的建议,反而将他的计划告诉了韩国。最终,韩国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进攻,赵国因此遭受了重大损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虞卿的错误建议给赵国带来了灾难,他自己也因此而遭受了灭亡。
- 词语结构
- 主语 + 自取 + 灭亡
- 例句
- 1. 他因为贪污受贿,最终自取灭亡。2. 如果你不好好学习,自取灭亡是迟早的事情。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成语的结构分解为三个部分记忆,主语 + 自取 + 灭亡。也可以通过联想,想象一个人因为自己的错误行为而自己招致灾难的场景,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自食其果”、“作茧自缚”等,来扩展对于自取灭亡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因为一直不做作业,结果考试不及格,自取灭亡。2. 初中生:他因为玩游戏而荒废了学业,最终自取灭亡。3. 高中生:他因为参与赌博,失去了家庭和朋友的支持,自取灭亡。4. 大学生:他因为不努力学习,毕业后找不到好工作,自取灭亡。5. 成年人:他因为贪污受贿,最终被判刑,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