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该成语常用于文学作品、口语和书面语中,用于形容人们面对危险、恐怖或令人吃惊的情况时的表情和举止。
- 例句
- 1. 他听到那个恐怖的故事后,惮赫地站在原地,一动不动。2. 她面对那个巨大的蜘蛛,惮赫地尖叫着跑了出去。
- 基本含义
- 惊恐害怕的样子。
- 基本解释
震惊。惮,通“ 怛 ”。《庄子·外物》:“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里。” 陈鼓应 注引 胡文英 《庄子独见》:“惮赫,震惊。” 唐 韩愈 《上襄阳于相公书》:“故其文章言语与事相侔,惮赫若雷霆,浩汗若河汉。”
- 延伸学习
- 了解其他与恐惧、惊讶相关的成语,如“魂不附体”、“惊弓之鸟”等,可以帮助扩展词汇量,丰富表达方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当老师突然出现在黑板后面时,同学们都惮赫地尖叫了一声。2. 初中生:我在恐怖片中看到了一只巨大的蜘蛛,吓得我惮赫不已。3. 高中生:面对考试的压力,有些同学会感到惮赫,但我们要勇敢面对挑战。
- 故事起源
- 据记载,惮赫最早出现在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喻世明言》中。在故事中,有一个人因为看到了一只巨大的蛇而吓得目瞪口呆、浑身发抖,表现出了惮赫的样子。这个故事使得惮赫成为了一个用来形容害怕的形容词词组。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惮赫的发音与“胆河”相近,可以想象在一条河边,有一只巨大的蛇,人们因为害怕而惮赫。
- 词语结构
- 惮赫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惮”表示害怕,恐惧,“赫”表示震惊,惊讶。
- 详细解释
- 惮赫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人们因为恐惧或惊讶而表现出的害怕的样子。它可以用来描述人们面对威胁、恐怖或令人震惊的情景时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