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缙绅。古代高级官吏的装束。亦指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荐,通“ 搢 ”。《韩非子·五蠹》:“坚甲厉兵以备难,而美荐绅之饰。”《史记·孝武本纪》:“元年, 汉 兴已六十餘岁矣天下乂安,荐绅之属皆望天子封禪改正度也。” 司马贞 索隐:“上音搢。搢,挺也。言挺笏於绅带之閒,事出《礼·内则》。今作‘荐’者,古字假借耳。” 唐 韩愈 《送文畅师北游》诗:“荐绅秉笔徒,声誉耀前阀。” 章炳麟 《秦献记》:“ 秦 虽钳语烧《诗》《书》,然自内外荐绅之士与褐衣游公卿者,皆抵禁无所惧,是岂无説哉!”
- 基本含义
- 推荐有才德的人担任官职
- 详细解释
- 荐绅是指推荐有才德的人担任官职,强调选拔人才应该以品德和能力为标准,而非出身和背景。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选拔官员、职位任命等场合,也可用于赞扬推荐有才德的人。
- 故事起源
-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中有一则故事,当时齐国的国君襄公打算选拔一位贤臣担任大夫,他问左右的臣子:“你们有没有人可以荐绅的?”只有一个叫做荐伯的臣子回答:“臣愿荐绅。”于是襄公任命了荐伯担任大夫,后来这个故事就成为了成语“荐绅”的来源。
- 词语结构
- 动宾结构,由“荐”和“绅”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 1. 他受到了领导的荐绅,成为了这个部门的主任。2. 这个公司注重人才的选拔,他们总是荐绅用人。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荐绅”与“荐人才”进行联想,强调推荐有才德的人担任官职。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选拔人才相关的成语,如“贤能”、“人才济济”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荐绅我当班长,我会好好负责的!2. 初中生:我们班主任是一位荐绅的老师,她很关心我们的学习和生活。3. 高中生:我参加了学校选拔的辩论赛,希望能被荐绅参加省级比赛。4. 大学生:我在实习期间表现出色,得到了导师的荐绅,顺利找到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