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犹顽强坚定。 唐 白居易 《微之重夸州居寄怀》诗:“谁知太守心相似,抵滞坚顽两相餘。” 唐 元稹 《告畬竹山神文》:“至於蒙翳薈罗,恶木穴窟,蛇蜥虎豺,迎碍吞噬,以遂其高傲坚顽之势,非天意也。” 清 唐孙华 《次韵酬张超然上舍》:“而我坚顽守章句,壁间不彀空悬弨。”
(2).艰难坎坷。 宋 苏轼 《次京师韵送表弟程懿叔赴夔州运判》:“子亦拙进取,才高命坚顽。”
(3).犹坚硬。 宋 彭乘 《墨客挥犀》卷八:“古之石刻存于今者,惟石鼓也……外以木櫺护之,其石质坚顽,类今人马碓磑者。”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固执、顽固不化。
- 详细解释
- 坚执意见,不肯改变。指人固执己见,不听劝告,不肯改变自己的态度或行为。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性格、态度或行为固执不变,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意见或改变自己的观点。
- 故事起源
- 坚顽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大雅·文王》中的《大明》篇。据说,文王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君主,他有一位名叫周公的贤臣。文王问周公:“我想要征服天下,该怎么做?”周公回答说:“要成功,首先要有坚定的意志和毅力,不可轻易放弃。”文王听后深受启发,于是将“坚顽”二字写在自己的房间里,以提醒自己要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从此,“坚顽”成为了一个形容人固执、顽固不化的成语。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 例句
- 1. 他是一个坚顽的人,无论别人怎么劝说他,他都不会改变主意。2. 她的坚顽态度导致了她在工作中的失败。3. 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我们不能坚顽地坚持自己的错误方法,应该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 记忆技巧
- 可以用“坚持不懈”的意思来记忆这个成语。坚顽的人就是那些坚持自己意见的人,不轻易改变自己的立场。
- 延伸学习
- 学习坚持自己的信念是一种积极的品质,但过度的坚顽可能会导致与他人的矛盾和冲突。在与他人交流和合作时,需要适度地调整自己的观点,以达到更好的沟通和合作效果。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有一个坚顽的朋友,他从不听别人的话。2. 初中生:她坚顽地坚持自己的观点,与同学们发生了争执。3. 高中生:他的坚顽态度导致了他与老师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