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飞蛾。《增补类腋·物部》卷十二引《符子》:“不安其昧,而乐其明,是犹文蛾去暗赴灯而死也。”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昆虫·蛾》:“《埤雅》:飞蛾,一名文蛾。”
- 基本含义
- 指言辞华丽、雄辩的人,也指用华丽辞藻修饰事实的文章。
- 详细解释
- 文蛾是由“文”和“蛾”两个词组成,其中,“文”表示文章、言辞,“蛾”表示蛾子。文蛾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了言辞华丽、雄辩的人,以及用华丽辞藻修饰事实的文章。它常常用来形容那些善于辞令的人,或者形容那些虚假夸大的言辞。
- 使用场景
- 文蛾这个成语常常用于形容那些能够用华丽辞藻来修饰事实的人或文章。它可以用来形容辩才高超、能言善辩的人,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虚假夸大、言过其实的文章。
- 故事起源
- 文蛾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庄子·外篇》中的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中,庄子和他的弟子们在山上散步时,看到了一只蛾子,它展翅飞翔,飞得非常美丽。庄子的弟子们都被蛾子的美丽所吸引,纷纷称赞蛾子的美丽。庄子却说:“你们只看到了蛾子的外表,却没有看到它内心的本质。”庄子用这个故事告诫人们,不要只看表面的华丽,要看清事物的本质。
- 词语结构
- 文蛾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固定的词序。
- 例句
- 1. 他的演讲太文蛾了,听得我都不知道他在说什么。2. 这篇文章用了很多华丽的辞藻,但是内容却很空洞,真是一篇典型的文蛾之作。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只蛾子在飞翔的过程中,展翅飞舞,非常美丽。这样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和形象。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文章、辞藻相关的成语,如“辞章如画”、“华而不实”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的讲解太文蛾了,我听不懂。2. 初中生:他的辩论能力很强,总是能用文蛾般的言辞说服别人。3. 高中生:那篇文章太文蛾了,用了很多华丽的辞藻,但是内容却很空洞。4. 大学生:这位演讲者的辞令太文蛾了,听得我有点晕。5. 成年人:他的文章总是用华丽辞藻来修饰事实,真是一位文蛾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