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典押或出卖。《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四年》:“ 魏徵 玄孙 稠 贫甚,以故第质钱於人……出内库钱二千緡赎赐 魏稠 ,仍禁质卖。”《明史·食货志一》:“凡质卖田土,备书税粮科则,官为籍记之,毋令产去税存以为民害。” 清 朱仕琇 《太学生陈君墓志铭》:“岁饥,家乏粟,出财转穀於外以赡族,至质卖世业以济行。”
- 基本含义
- 质押并卖出,指因负债而被迫出卖财产。
- 详细解释
- 质卖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分别是“质”和“卖”。其中,“质”指的是抵押品,也可以理解为抵押;“卖”指的是卖出。质卖的意思是指因为负债而被迫出卖财产,以偿还债务。
- 使用场景
- 质卖一词常用于描述个人或企业因为经济困难而不得不出售财产来偿还债务的情况。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一个组织处于财务困境的状态。
- 故事起源
- 质卖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经济活动。在古代,人们常常会因为负债而被迫出卖财产,以偿还债务。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这种情况。
- 词语结构
- 质卖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质”和动词“卖”组成。
- 例句
- 1. 他因为赌博欠下了一大笔债务,最后不得不质卖房子来还债。2. 这家公司经营不善,被迫进行质卖以维持生存。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质卖”这个成语与负债和出售财产的情况联系起来。可以想象一个人因为负债而不得不出售自己的财产,以偿还债务的情景。
- 延伸学习
- 了解质卖这个成语的背景和使用场景之后,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经济术语和财务管理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因为欠了很多钱,所以不得不质卖自己的玩具来还债。2. 初中生:这家公司由于资金链断裂,不得不进行质卖来维持经营。3. 高中生:在经济危机中,很多人为了生存不得不质卖自己的财产。4. 大学生:面对债务问题,他毅然决定质卖自己的房子来偿还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