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发出号令。《淮南子·览冥训》:“举事戾苍天,发号逆四时,春秋缩其和,天地除其德。”《后汉书·耿弇传》:“以义征伐,发号响应,天下可传檄而定。” 宋 梅尧臣 《吴冲卿鼓契》:“不知逄逄六街鼓,自此发号通帝闈。”《宋史·道学传三·朱熹》:“为今之计,独有断自圣心,沛然发号,责躬求言,然后君臣相戒,痛自省改。”
- 基本含义
- 发出命令或指示。
- 详细解释
- 发号是指向下属或部下发出命令或指示。这个成语强调了领导者的权威和指挥的能力。它常用于形容领导者或上级发出明确的命令,使下属按照规定的方式行动。
- 使用场景
- 发号这个成语可以用于描述军事、政治、工作和学习等各个领域中的指挥和命令。比如在军队中,指挥官会向士兵发号施令;在工作中,领导者会发号使下属按照工作计划行动;在学校中,老师会发号让学生按时完成作业。
-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军事指挥。在古代战争中,将领需要向士兵发出明确的指示,以便士兵能够按照指示行动。这样可以保证整个军队的行动有序、高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逐渐引申为一种一般性的指挥和命令的意义。
- 词语结构
- 发号是一个动词短语,由“发”和“号”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 1. 领导发号施令,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2. 老师发号让学生按时交作业。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发号”这个成语的发音和意义。可以想象一个领导者在发出命令或指示的时候,声音很响亮,有一种掌控全局的感觉。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与“发号”相关的成语,如“号令”、“发令”等,以扩大对命令和指挥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老师发号,我们排队进教室。2. 小学生:班长发号,我们整齐划一地跑步。3. 初中生:校长发号,我们统一着装参加活动。4. 高中生:老师发号,我们按时完成作业。5. 大学生:导师发号,我们按照研究计划进行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