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符传常用于描述信息的传递方式,可以用于形容人们通过各种渠道传递消息或信息的情况。例如,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通过手机、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消息的传递,可以说是一种符传的方式。
- 例句
- 1. 他通过微信群符传了这个好消息。2. 他们用传单符传了活动的时间和地点。
- 基本含义
- 指传递消息或信息,传递口耳相传的事情。
- 基本解释
(1).古代符信之一。用于出入门关。《墨子·号令》:“诸城门若亭,谨候视往来行者符,符传疑,若无符,皆诣县廷言,请问其所使。” 孙诒让 间诂:“《周礼·司关》有‘节传’, 郑 注云:‘传,如今移过所文书。’《释名·释书契》云:‘过所或曰传。传,转也,转移所求执以为信也。’ 崔豹 《古今注》云:‘凡传,皆以木为之,长五寸,书符信於上,又以一板封之,皆封以御史印章,所以为信也。’” 岑仲勉 简注:“即护照或通行证。”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以其受异气於天命,故待以不常之律。田作、贾贩,无关繻、符传、租税之赋。”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四节:“私商货物经官府允准,给予符传,也得与外国人贸易。”
(2).指兵符。《后汉书·窦固传》:“明年,復出 玉门 击 西域 ,詔 耿秉 及骑都尉 刘张 皆去符传以属 固 。”《资治通鉴·汉明帝永平十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符、传皆合之以为信。符,兵符也……此传盖亦行兵所用以为信,非度关所用之传也。”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符传相关的成语,如“信口开河”、“言传身教”等。这些成语都涉及到信息的传递和表达方式,有助于丰富词汇和理解语言的多样性。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用纸条符传给同学们我们的秘密计划。2. 初中生:老师通过微信群符传了明天的考试安排。3. 高中生:我们通过QQ群符传了学校举办的社团活动信息。4. 大学生:他通过邮件符传了项目的详细计划给团队成员。5. 成年人:我们通过电话符传了会议的时间和地点给所有的参与者。
- 故事起源
- 关于符传的故事起源尚无确切记载。这个成语可能源自古代传统的符咒,人们相信符咒可以传递信息或保护自己免受邪恶之力的侵害。因此,符传可能是指通过符咒传递信息或保护自己的意思。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手持符咒,口耳相传的传递消息的场景,将符传与这个场景联系起来,以帮助记忆。
- 词语结构
- 符传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传”和宾语“符”组成。
- 详细解释
- 符传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符”指符号,代表着消息或信息的传递;“传”指传递,表示事情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传递下去。因此,符传指的是通过符号或口耳相传的方式传递消息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