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救焚拯溺这个成语多用于形容及时挽救危急之中的人或事。可以用来形容及时救助遭遇困境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及时挽救处于危机状态的事物。例如,当一个人遇到意外情况,有人及时伸出援手帮助他,可以说是救焚拯溺。此外,也可以用在形容及时挽救危急之中的事物,比如及时止损、挽回损失等。
- 例句
- 1. 他在火灾发生时迅速行动,救焚拯溺,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2. 这位医生在救护车赶到之前就进行了急救,可谓救焚拯溺,救了病人一命。
- 基本含义
- 救助燃烧中的火灾和溺水者,比喻及时挽救危急之中的人或事。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救助和挽救相关的成语,如“悬梁刺股”、“雪中送炭”等,以扩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在课堂上给了我很多帮助,就像是救焚拯溺一样。2. 初中生:他在考试前临时帮我补习,真是救焚拯溺啊!3. 高中生:朋友在我遇到困难时伸出了援助之手,真是救焚拯溺,让我感激不尽。
- 故事起源
- 据记载,这个成语最早出自《晋书·卷二十一·杨佺期传》中的一段故事。杨佺期是晋朝时期的一位官员,他曾多次在危急时刻挽救了火灾和溺水者。由于他的善行,人们赞美他说:“救焚拯溺,无所不至”。后来,这个成语就广泛流传开来,成为形容及时挽救危急之中的人或事的成语。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法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火灾中救人,又跳入水中拯救溺水者的场景,这样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救焚拯溺是一个由两个动词性成语组成的形容词性成语。其中,“救焚”是动词“救”的意思是“救助燃烧中的火灾”,“拯溺”是动词“拯”的意思是“救助溺水者”。
- 词语解释
- jiù fén zhěng nì ㄐㄧㄨˋ ㄈㄣˊ ㄓㄥˇ ㄋㄧˋ
救焚拯溺
亦作“ 救火拯溺 ”。焚,指火灾;溺,指落水者。犹言救人于水火之中。 汉 王充 《论衡·自纪》:“救火拯溺,义不得好,辩论是非,言不得巧。”《旧唐书·李靖传》:“今新定 荆 郢 ,宜弘宽大,以慰远近之心,降而籍之,恐非救焚拯溺之义。” 郭孝成 《云南光复记》:“将佐诸人,皆极一时之选,抵 川 之后,必能救焚拯溺,捍患卫民。”亦省作“ 救焚 ”。 唐 权德舆 《仲秋朝拜昭陵》诗:“抚运斯顺人,救焚非逐鹿。”
-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