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游惰 yóuduò
[loaf] 游荡懒惰
游惰习气
游惰不事。——清· 洪亮吉《治平篇》
- 详细解释
亦作“ 游堕 ”。游荡懒惰。《商君书·垦令》:“则辟淫游惰之民无所于食。”《三国志·吴志·韦曜传》:“故 山甫 勤於夙夜,而 吴汉 不离公门,岂有游堕哉!” 宋 秦观 《财用下》:“岁时出行诸郊,召见耆老,问以疾苦及所愿欲,而不得者为罢行之,而罚其游惰不听命者。” 谢觉哉 《不惑集·知识青年参加体力劳动问题》:“现在甚至就是从前的游惰分子,也大都不游惰了。”
亦作“ 游堕 ”。游荡懒惰。《宋书·孔季恭传》:“ 季恭 到任,务存治实,敕止浮华,翦罚游惰,由是寇盗衰止,境内肃清。” 唐 白居易 《息游堕策》:“当今游堕者逸而利,农桑者劳而伤。” 宋 苏辙 《游太山·岳下》诗:“游堕愧无齎,技巧穷殊态。” 元 孛术鲁翀 《大都乡试策问》:“游惰萃於都城,况其远者乎!”
- 基本含义
- 指人懒散游荡,不思进取,缺乏积极性和目标意识。
- 使用场景
- 游惰这个成语可以用于描述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在工作场合,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不积极主动,缺乏工作动力的员工。在学习环境中,可以用来形容那些不用心学习,浪费时间的学生。此外,游惰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不思进取,不愿意努力改变现状的人。
- 故事起源
- 游惰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平准书》中,记载了战国时期魏国大夫公孙衍的故事。公孙衍是一个懒散游荡的人,不思进取,只知道游玩享乐。他的父亲公孙喜非常担心他的将来,于是请来了一个名叫杨朱的老师来教育他。杨朱给公孙衍讲了《周易》中的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天空中的阳光一直都在运动,君子应该自我奋斗,不停地进取。听了老师的话后,公孙衍深受触动,决心改变自己,不再游惰。
- 词语结构
- 游惰是一个形容词+形容词的结构,中间没有连词或者助词。
- 例句
- 1. 他整天无所事事,过着游惰的生活。2. 这个学生太游惰了,从不做任何作业。3. 只有努力学习,才能摆脱游惰的状态。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游惰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游荡在游乐场中,懒散地玩耍,没有任何目标和动力,这个形象会帮助你记住游惰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的成语,了解它们的含义和用法。同时,也可以阅读相关的故事和典故,深入了解成语的起源和背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想做作业,所以我游惰地玩了一整天。2. 初中生:他成绩一直很差,因为他太游惰,从不认真学习。3. 高中生:游惰是成功的大敌,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4. 大学生:大学生活很自由,但不能因此变得游惰,要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