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亦称“ 羊矢枣 ”。果名。君迁子之实,长椭圆形,初生色黄,熟则黑,似羊矢,俗称“羊矢枣”。《孟子·尽心下》:“ 曾晳 嗜羊枣,而 曾 子不忍食羊枣。”《尔雅·释木》:“遵,羊枣。” 郭璞 注:“实小而圆,紫黑色,今俗呼之为羊矢枣。”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下·调饮啜》:“ 曾晳 睹羊枣而不得嚥, 曹劌 鄙肉食而偏与谋。”
- 基本含义
- 指人的一腿或两腿交叉盘腿的姿势。
- 详细解释
- 羊枣是由“羊”和“枣”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比喻人的一腿或两腿交叉盘腿的姿势。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坐姿懒散不整,态度不端正,也可以用来形容人行为不正派,态度不严谨。
- 使用场景
- 羊枣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批评或调侃别人的懒散态度或不端正行为。在正式场合,使用这个成语可能会显得不太恰当,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在朋友之间或者亲近的人之间使用,以轻松的方式表达对方的不端正或懒散。
- 故事起源
- 羊枣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古代有一位官员,他在宴会上喝醉了,失去了自我控制,一脚踩到了桌子上,另一脚搭在了椅子上,形成了羊枣的姿势。这个官员的行为引起了众人的嘲笑和批评,成为了后来形容不端正姿势的成语。
- 词语结构
- 主语+羊枣
- 例句
- 1. 他坐在那里,一副羊枣的样子,一点也不认真听讲。2. 不要总是羊枣坐着,要端正自己的姿势。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想象一个人坐在那里,一腿或两腿交叉盘腿的姿势,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了解其他与姿势相关的成语,如“坐如钟”、“站如松”等,以扩大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上课时老是羊枣坐着,老师都要批评他。2. 初中生:她在考试时羊枣坐着,肯定会影响成绩。3. 高中生:老师讲课时,我们都不能羊枣坐着,要保持端正的姿势。